“我噹時懷孕的時候,在Instagram上看到一個媽媽的故事。她的孩子生下來就夭折了,噹時她的奶水還特彆足。她說她就想,自己寶寶喝不上的奶可以讓彆的寶寶喝,所以就選擇了捐贈。”
這個故事成為了華人媽媽殷鳳鑫(Cindy)選擇捐贈母乳的動機。孩子出生兩個月之後,她開始正式在母乳銀行提出了捐贈的意向。
“我特彆想幫助那些沒有母乳喝的寶寶。我自己其實挺幸運的,因為孩子剛剖下來,我就有奶,奶還挺足的。而且他睡眠特彆好,兩個月就開始睡整覺了。所以我餵奶之餘,夜裡還能再泵一次奶出來,然後凍起來。既然我有這個條件,就想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寶寶。”
我看母乳銀行的宣傳是說,(捐贈的母乳)會幫助到有先天疾病或者是早產的寶寶,他們的媽媽沒有奶餵他們,而他們又消化不了配方奶粉,就真的是只能是依靠彆的媽媽捐贈的母乳活下來。
Cindy說,她噹時就在母乳銀行的網站上寫下自己的基礎信息,告訴他們想要捐贈的意願,接著就開始了常規的捐獻前篩查手續。
- 填寫和提交注冊表格
- 填寫併籤署《母乳捐贈健康篩查同意書》和填寫《初步的口述健康篩查問題》
- 完成前兩步的捐贈者會收到確認電子郵件。之後,捐贈者需要在家庭醫生那裡完成血液篩查,併將驗血結果提交給母乳銀行

澳大利亞母乳銀行注冊頁面 Source: MothersMilkBank
因為是無償捐獻,所以捐贈者沒有任何獎勵和報酬,但會根據需要穫得吸奶器和儲存容器。但是Cindy認為幫助彆人帶給內心的滿足感就是最大的收穫了。
“其實我現在和寶寶已經達成供需平衡了,但是為了捐獻,我還是會每天多泵一次奶出來。”Cindy說。
所謂“母乳供需平衡”,指的是媽媽的母乳產量和寶寶的需求相匹配。但為了持續捐獻,Cindy還是會每天在寶寶晚上睡整覺的中途再泵一次奶。
“這個操作可以告訴大腦,我還需要多一頓的奶,這樣身體就會持續分泌了。對我自己來說,會犧牲一些睡眠時間。”
眾所週知,母乳餵養是生物常態,母乳是一種完全均衡的營養來源。它是一種活性物質,成分比血液更复雜。它所含的各種營養和免疫因子是無法复制的,能瞬間被吸收,是對嬰兒最有益的食品。

Life saving breast milk in South Australia's first milk bank. Source: AUSTRALIAN RED CROSS BLOOD SERVICE
儲存在母乳銀行的母乳會經過巴氏消毒,確保沒有感染疾病的風險,同時營養成分和益處得以保持。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在嬰兒無法穫得母乳的情況下,將捐贈的母乳作為第一選擇,這對早產兒尤其重要。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相關新聞和信息用63種語言報道,請訪問: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