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華語辯論協會聯合兩家本地華人媒體和移民中介共同髮起一次疫情期間在澳中國留學生的生存狀況調查,併髮布了《澳洲中國留學生白皮書》。
通過兩個月細致調查,該報告總共收集了10,564份問卷,受訪者多位90後甚至00後,96.4%正在就讀澳洲大學,4%就讀於中學,以及3%剛剛結束澳洲學業。
本台記者曲盛楠寀訪了《澳洲中國留學生白皮書》的主要執行者李挺。李挺說,之所以用白皮書命名,就是要表明這是一次基於有代表性的大數據,併脫離主觀偏見報道的客觀調查。
(以下文字節選自《澳洲中國留學生白皮書》)
01. 新冠疫情

Man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been hit hard by the impacts of COVID-19. Source: Getty Images
受訪學生們總體認為澳洲政府的防疫表現是可以接受的。有21%的受訪學生給政府防疫打了5分滿分,超過56%的受訪者給予了3-4分的評價。這個評價在墨爾本第二次封城之後,還有小幅的提高。
儘管認可澳洲的防疫表現,可仍舊擋不住69.15%的學生此想回到祖國的迫切心情。二次疫情爆髮之後,這個數值上升4%。可見安全感,併不完全來自於對於疫情的防治,更多時候來自於“祖國”和“家”。
雖然防疫表現可以接受,但物資的緊缺著實在結結實實地讓留學生焦慮了好幾天。
在調查中,69.39%的留學生家中有從國內寄口罩來,尤其是疫情爆髮的初期,他們大多表示在澳洲買不到口罩。更有不良商家,坐地起價,一個口罩賣到20澳元。
相比物資緊缺所帶來的焦慮,更令人害怕的是疫情中,本地人對戴口罩的排斥。沒有武漢封城這種規格的措施在前,也沒有國家的三令五申,尤其疫情初期,許多人對於華人出門佩戴口罩很不以為然。
高達半數(49.6%)的受訪學生曾經因為佩戴口罩而遭遇區彆對待。更早更多的戴口罩也使得留學生們與週遭顯得格格不入。
READ MORE

被485毕业工作签证挡在救济门外的中国毕业生:人生轨迹因疫情而不同
02. 種族歧視
6月教育部髮出了一號留學預警,就澳洲髮生多起針對亞裔的起施行時間,提醒廣大留學人員做好風險評估,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消息一出,澳元彙率應聲跳水。澳洲各界也都紛紛回應。
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確亞裔在澳洲遭遇歧視的報道屢見不尟,見諸於國內外的各大媒體。這使得國內家長前所未有地揪起了心。調查顯示77%的受訪學生家中長輩近來特彆表達過對於歧視問題的擔憂。
38.34%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期間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態度不屑或言語攻擊,14.76%的遭遇過嚴重衝突。36.5%的人聽到彆人使用類似Chinese Virus的稱呼。
值得注意的是,在遭遇歧視的比例上,悉尼、墨爾本、布裡斯班、臥龍崗、吉隆、堪培拉等主要城市的歧視髮生率都很低。而珀斯、阿德萊德和霍巴特的髮生率則異常的高,因此拉高了整體數值。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調查結果是,儘管留學生在澳洲缺乏家人的支持,但是73.2%的受訪者表示在疫情期間收到了來自老師或學校的關心,使他們安全感有顯著的提升。
READ MORE

最新调查显示国际学生在疫情期间遭遇种族歧视,失业和经济困难
03. 疫情生活
在本次調查中,61%的留學生高度依賴外賣,有將近半數的同學每週會點2-5次外賣。EASI是最常用的外賣平台。
枯燥的生活,視頻網站成為最主要的娛樂手段。
04. 學業壓力

Source: chinesedebating.org.au
很多留學生在疫情初期,為了能趕上開學,不惜週轉各地曲線回澳,無論是曼谷、迪拜、吉隆坡、東京,都能找到在返澳長徵中的澳洲留學生的身影。
年初返澳的受訪者,平均耗時3.28週才回到澳洲。
進入疫情以來,很多學校迫不得已寀用了網課教學。調查顯示,受訪學生們認為網課使得教學質量平均縮水53.3%。這不僅意味著學生將肩負起更多自學的壓力,還意味著留學生繳納的高額學費大大縮水。
05. 留學生,你該怎麼辦?
建議一:焦慮沒有用,朋友和專業的意見更有用
建議二:選擇包容度更高的城市
建議三:多和家人聯絡,彆讓他們擔心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目前受4級社交限制,在晚9點至凌晨5點必鬚遵守宵禁。
宵禁期間,墨爾本人只能出因工作、必要健康、護理或安全原因才能離家,凌晨5點至晚上9點間,墨爾本人離家的原因包括鍛煉、穫取必需品或服務、工作、看病或照顧生病或年長的親人。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