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由於南美收成不佳、與病毒相關的勞動力短缺以及生物燃料行業的需求穩步增長,全球食用油價格一直在上漲。
烏克蘭提供了世界上近一半的葵花籽油,而俄羅斯則提供了 25%。但在烏克蘭髮生的戰爭中斷了髮貨,併導致食用油價格上漲。
這是對全球食品供應鏈的最新打擊,也是在通脹飙升的情況下,對家庭和企業造成壓力的又一成本上升。
由於衝突已經導致食品和能源成本高企,對窮人的打擊最為嚴重。
這場戰爭擾亂了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重要糧食運輸,併加劇了全球化肥供應緊縮,導致糧食價格上漲且供應量減少。
史蒂夫·馬修(Steve Mathews)是農業數據和分析公司 Gro Intelligence 的研究聯席主管。他說,戰爭加劇了現有問題。
“食用油形勢與世界整體糧食形勢相輔相成。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某些植物油的價格上漲幅度很大,在某些情況下上漲了 40%。你甚至買不到向日葵油,這都是在烏克蘭的戰爭引起的。”
“重要的是要注意(價格)上漲趨勢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戰爭讓這變得更糟。”他說。
READ MORE

【观点】资源主权彰显重要性:俄乌战争一个意外后果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表示,植物油價格在2月份創下厤史新高,在3月份又上漲了23%。
世界銀行表示,自2019年以來,豆油價格翻了一番多:2019年為每公噸765美元,2022年3月為每公噸 1957 美元。
棕櫚油價格上漲了200%,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國之一印度尼西亞上週禁止出口以保護國內供應之後,價格將進一步走高。
土耳其的一些連鎖超市對家庭可以購買的植物油數量實施了限制,以避免出現短缺引髮恐慌性購買。
德國購物者在社交媒體上髮布的照片顯示,通常襬放向日葵和菜籽油的架子空空如也。
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國正在實行配給。
行業專家表示,到北半球的農民收穫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時,價格上漲可能會放緩,但還要考慮到壞天氣造成的風險。
去年,榦旱重創了加拿大的油菜籽和巴西的大豆作物,而大雨影響了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生產。
從長遠來看,這場危機可能會導致各國重新考慮生物燃料的規定,該規定限定了必鬚與燃料混合的植物油的數量,以減少排放和能源進口。
印度尼西亞最近推遲了一項要求40%以棕櫚油為基礎的生物柴油的計劃,而歐盟委員會表示將支持選擇減少其生物燃料目標的成員國。
(點擊圖片收聽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