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本土花園賞】一園走遍澳洲的Cranbourne皇家植物園(上)

Cranbourne Botanic Gardens

Cranbourne Botanic Gardens Source: FlickrFrankzed

很多人聽說過或去過坐落於墨爾本市中心的皇家植物園,但您知道在墨市東南的Cranbourne還有一個彙集了澳洲本土特色植物的皇家植物園嗎?快跟園藝師楊紫雪一起探索這座寶藏花園吧。


位於墨爾本南部的Cranbourne Royal Botanic Gardens,其中有一個叫做澳大利亞花園(Australian Garden)的園中園。植物園佔地300多公頃,以園內獨特、豐富的澳大利亞本土動植物而聞名。逛這個植物園就像走上一趟穿越之旅,逛一圈就可以把澳大利亞的沙漠、山脈和海岸的各類景觀儘觀眼底。

園藝師、景觀設計師楊紫雪(Sally Yang)說,澳大利亞花園的可貴之處主要在於這個植物園裡古老的植物“居民”,園內所有品種都是在歐洲人登陸之前就生活在澳大利亞了,併且跟澳洲大陸的地理結構、氣候以及原住民的文化息息相關。
A sacred paperbark tree at Djiliwirri
A sacred paperbark tree at Djiliwirri, the most sacred homeland of the Indigenous elder and public intellectual, Dr Joe Gumbula, in 2004. Source: Aaron Corn
她舉例說,有一種叫千層樹(俗稱paperbark,學名Melaleuca linariifolia)的植物,儘管有時候我們在城裡某些街道也可以看到,但它其實是一種生活在澳洲沙洲入海口“沙嘴”的特彆樹種。沙嘴是陸地和水相接的時候,有的地形很狹長,比其它地方先接觸水的那一塊以沙為主的地塊。長在沙嘴的植物要經得住大風,還要耐得住鹽,水量大的季節還要能被淹沒,所以要有很彊的耐受力。而千層樹就可以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以前原住民會用這種樹的皮做成包嬰兒的包袱,或者噹繃帶用包裹外傷。

千層樹夏天開出白色的花,所以還有一個很好聽的俗名,叫“snow in summer”。墨爾本的Mornington peninsula有很多千層樹,夏天白花漫山遍野,朝向大海,看著頗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感覺。在Cranbourne的澳大利亞花園,這些千層樹被種在一條條白色鋪滿細沙的種植帶,而且是在一個大湖裡,通過大湖、白色的沙帶和千層樹的抽象展現,您可以對沙洲的生態環境有了一個了解。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園藝師、景觀設計師楊紫雪跟吳音介紹風景獨特的Cranbourne Royal Botanic Gardens。
墨爾本大都會居民目前受4級社交限制,在晚9點至凌晨5點必鬚遵守宵禁。

宵禁期間,墨爾本人只能出因工作、必要健康、護理或安全原因才能離家,凌晨5點至晚上9點間,墨爾本人離家的原因包括鍛煉、穫取必需品或服務、工作、看病或照顧生病或年長的親人。

點擊此處查看完整限制。所有維州人離家時必鬚佩戴口罩。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澳洲本土花園賞】一園走遍澳洲的Cranbourne皇家植物園(上)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