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丁茶】人情是負擔還是硬通貨(全集)

Friendships

"I call myself a lucky woman. I may not have much, but I have friends." Source: Briana Tozour, Unsplash

人情恰到好處是溫暖,人情過多是負擔。正負人情,你分得清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完整故事)。


情感併非人類專有,而是一種人類佔有絕大多數優勢的溝通方式。文化學者史雙元老師從電視劇《三十而已中》中的金句-“人情是硬通貨”,感慨人情是漢民族的硬通貨,而硬通貨就是隨時可以用來兌換。史老師說,人情對於漢民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節點,是社區聯絡人際關系的重要硬通貨。

這種特殊的硬通貨在史老師看來,與農業民族有一定關系。因為農業民族有彊烈的儲存要求,深挖洞廣積糧的概念根深蒂固。而相反的是西方海洋民族的儲存觀念沒有漢民族這麼彊。史老師認為,一方面華人儲蓄觀念突出,儲存是為了以物易物,但儲存多了光是物品不行,引申開後其實勞動力也可以儲存併且進行以物換物。比如今天你幫我搭手蓋個房子,明天我幫你搭手修個院牆。往根子裡引,人情就是給與和反餽的表現。

陶敏博士對史老師在人情話題上就農業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劃分保留部分看法。他說,就世界範圍來看大部分還是屬於農業民族 。人情的改變可能更多還是與商業的興起有關。髮達的商業社會建立起規則,越是髮達建立的合同、規則就越多,此消彼長的人情就越淡泊。人情說白了就是找溫暖,找幫助。他鄉遇故知,老鄉見老鄉,這一點在眾多海外社糰抱糰取暖就能看出。

如何在冰冷的制度和溫暖的人情間找到平衡是陶敏博士提出的一個深刻問題。同時,陶敏博士認為,人情,也分“正人情”和“負人情”。

人情恰到好處是溫暖,人情過多是負擔。逃離人際關系和人情就要逃到大城市?去掉人情,所有規章制度法律就能被更好執行?歡迎收聽文化苦丁茶《人情是硬通貨還是負擔》。

SBS《文化苦丁茶》,澳洲最好的文化節目之一。歡迎收聽。

嘉賓:文化學者陶敏,史雙元博士,主持:謝欣。

SBS電台《文化苦丁茶》每週五早上澳洲東部時間早上8:15播出,每週日早上8:15重播。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