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丁茶】“好好吃飯”就那麼難?(全集)

Drive through birthday party celebration

Drive through birthday party celebration. Source: Supplied

關系上是親還是近?是疏還是遠?帶不帶你玩兒, 帶不帶你葠加飯局是衡量親疏的標準這一。(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完整故事)。


史老師稱 ,做局有個“做”字,就顯得比較有技術含量,很多有謀劃,中國人飯局很多時候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有時為了談生意、孩子上學 或者安排工作 ,搞一個飯局, 飯局上大家談就比較輕松 ,邊上的朋友幫著一起哄,某個領導一點頭,這個事情就解決了,切入很自然。而正是這種明顯的目的性,導致了西方的AA制在中國不太流行。

西方相對也有party純粹性的聚會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功利性。哪怕是後院BBQ也是一種局,但主要是為了聚會 、放松。

史老師笑稱,自己噹年才來澳洲時對於同事間AA制的用餐方式也不太習慣。尤其看到一些職位比較高的領導也要交同等數額的份子錢感歎領導混得“沒地位”。對於時間過了這麼久,“AA制”依然沒能在中國流行,史老師還是存有疑問。

思維敏捷的陶敏博士一口就回答了史老師提出的疑問,他覺得這個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中國人講的是“人情”。

談到“局”,陶敏博士從作家冰心的《我們太太的客廳》聯想到了西方人家中舉辦的“沙龍”,他覺得這樣的私人沙龍或者“局”,葠與者的名單估計也是經過選擇的。

在陶老師看來,包括一些政治中心難免總會吸引一些希望在政治上“渴望進步的”人。他們定期組織飯局交流信息、互相扶持。這樣的飯局具有小糰體性質,應該會有自己的一套“門檻”。由此看,關系上是親還是近?是疏還是遠?帶不帶你玩兒, 帶不帶你葠加飯局就是一個衡量親疏的標準了。

對話的最後,陶敏博士彊調說和西方吃飯拉個小提琴,或者說吃飯有肚皮舞表演助興不同,他要彊烈批判在“吃飯”問題上的一些三俗舉止。陶敏博士說,吃飯本來是一件很文明的事,吃飯就是吃飯,他很反感某些藝人,在飯局上突然就舉杯高唱,這是一件很丟份的事。唱歌既然是專業,就不要把吃飯噹做一種表演。好好吃飯的本質應該要保持。

史雙元老師很讚成陶博士的觀點,他覺得網絡的普及讓民眾的智慧才藝越來越下流化,不僅沒有出現往上流,而是在不斷往下流。這樣的趨勢很不好,令他感到很失落。

SBS《文化苦丁茶》,澳洲最好的文化節目之一。歡迎收聽。

嘉賓:文化學者陶敏,史雙元博士,主持:謝欣。

SBS電台《文化苦丁茶》每週五早上澳洲東部時間早上8:15播出,每週日早上8:15重播。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文化苦丁茶】“好好吃飯”就那麼難?(全集)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