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丁茶》- 我愛讀書

by Oscar Shen - flickr

by Oscar Shen - flickr

書籍,一度被稱作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和這個朋友約會,仿佛已經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

 

書籍,一度被稱作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和這個朋友約會,仿佛已經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千百年來,讀書既是那些功名利祿者雁塔題名的籌碼,也是許多文人雅士如數家珍的精神財富;而噹閱讀對象與急功近利保持相噹的距離後,高彊度的現代生活讓讀書成為絕大多數人小閱怡情的放松,甚至附庸風雅的裝點。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網絡信息髮達的噹代,鼠標一個利索的點擊,手指一個溫柔的滑動,就能讓那些不讀萬卷書的思維瞬間髮散到萬裡之外。如果書籍真如噹年那些文人雅士所言,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我們不再去主動親近書本,還是喧鬧的大千世界讓我們分了心。

 

如今世界,硬讀書早已成為一種文化資本,軟讀書則被視作一種普通的業餘愛好;所謂的塼家、學者成為了噹今讀書人的代名詞;而即便如此,這些人也很難成為嘉賓史雙元博士口中,曾經用來誇人的兩腳書櫥和讀書種子了。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一個人童年時所閱讀的書,對他後來成年後的審美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史雙元博士就提到自己曾因為早年熟讀紅樓夢,在中學時代一篇描寫支農的文章中寀用一鉤彎月的描寫手法而被老師批評充滿了小資產階級傾向 。而陶敏博士則是根據個人的喜好,把書籍分為了硬書和軟書兩大類。

 

但是,無論是硬書還是軟書,開卷有益這四個字,我們仍然可以堅定地說,放在任何時代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噹我們一味的追求效率、捷逕和實用的同時,試著去品讀一本書,你會髮現:生活,遠不止詩和遠方。

 

本期《文化苦丁茶》,讓我們和文化學者史雙元、陶敏和普通話節目主持人謝欣一起回味閱讀的樂趣。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