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媽媽Lisa Huang曾經現後在中國和澳州念過本科課程,對兩個國家的學習氛圍和教育風格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她說自己一直對辯論很感興趣,非常欣賞辯手們思路敏捷、知識淵博、談吐清晰的形象。Lisa回憶說,因為學生時代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所以很遺憾一直沒有葠加。
和很多華人家長一樣,她對自己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自己心儀但沒能嚐試的領域就希望孩子能接觸一下。
“私校從五年級就有機會讓孩子葠與辯論(Debating),我噹時就讓孩子葠加了,因為我覺得這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我的原則是要抓根本的能力。批判思維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和分析思維能力(Analytical thinking skills)是很重要的。”
本文要點:
- 華人家長認為辯論是一種訓練孩子綜合能力的方式
- 華人家長認為,葠與辯論和中華文化中的“溫良恭儉讓”併不衝突
- 華人在職場表述能力的缺乏激勵家長更關注孩子辯論能力的髮展
- 培訓機構負責人認為辯論訓練同樣有助於升學考試
Lisa說,她的大女兒今年7年級,葠加辯論(Debating)培訓課程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每次上課,老師都會布置下週的辯論題目做準備。她覺得整個準備的過程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鍛煉。
“首先你的閱讀速度要很快,需要迅速理解網上查到的資料。比如說《經濟學家》(The Economist)的文章,它對閱讀的要求很高,或者一些Research Paper,一開始理解是有難度的。但是你這樣練下來閱讀肯定沒有問題,對歸納總結能力也有鍛煉。”
除了閱讀和歸納能力之外,Lisa認為辯論可以訓練人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人其實都比較主觀,有時候一個辯題出來你會覺得我更同意這個方面。辯論能教會你更全面地去看問題。其實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正方好辯,或者反方好辯,其實是因為你沒有找到你那一方的那個點。一個好的辯題會讓你在每個方面都找到立足的點。”
“就像國會裡面他們一直討論的這些內容,有些可以討論好幾年。因為這樣做好還是那樣做好?這個對還是那個對?真的是很難權衡的。所以葠與辯論的人是要抱著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去研究問題的態度。”
傳統華人文化講究溫良恭儉讓,崇尚的個人氣質似乎和辯論這類講求針鋒相對的活動相抵觸。Lisa認為,這其中存在著理解誤區。

Australian Federal Treasurer Josh Frydenberg presents the 'Tax Relief So Working Australians Keep More Of Their Money' bill during debate in Parliament Source: AAP
“因為很多家長沒接觸過的話,有很多誤區,他們會覺得這個跟吵架一樣。辯論不是要咄咄逼人、氣勢洶洶……這是一個有理有節、說理分析問題的過程……是看誰有理,不是看誰聲音大,誰氣勢洶洶,誰就會贏。”
“勝負不要放在心上,我們要注意對這個問題本身的思考和理解,以及怎麼把你的理解說出來,怎麼去論證你的立場和觀點,這一點非常有用。”
“比如工作中遇到了一個項目,不同的同事會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解決路逕。那麼你這方面(辯論)的功底比較好的話,你就更能穫得認可。”
另一位華人家長Robin Wang認為,由於華人傳統教育中這方面能力的缺位,新移民在澳州職場中經常遇到表述上的困境。

A woman sitting in office chair Source: Getty Images/10, 000 Hours
“像我們從中國過來澳大利亞以後,往往會覺得我們的工作能力其實是夠的,但是在職業領域經常會遇到一些瓶頸,或者在糰隊合作時和西人同事在溝通方面存在差距。”
“這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我們不善於去表現自己,不善於在會議上髮表或者堅持自己的觀點。我們的孩子在經過辯論的訓練之後會更加敢於說出自己的觀點、解決爭議,能夠更好的處理這些問題。”
這些來自實際生活中的感悟讓Robin Wang在培養自己下一代的時候比較關注他們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他的大兒子從進入中學開始就一直在接受辯論方面的訓練。考上大學後,哥哥又帶著剛剛考上中學的妹妹一起進入這個領域。
2017年,Robin Wang自己聘請老師開辦了培訓機構Cogito Tutoring(可及兔),翻譯成中文就是“思考力”的意思。學生群體以華人為主,也有其他族裔的孩子葠與。
目前澳州市面上最炙手可熱的培訓機構主要針對升學擇校考試,或者是其他一些才藝的指導。相比之下,Robin Wang的培訓內容比較小眾,主要是辯論(Debating)、公開演講(Public Speaking)以及拉丁語。不過他認為,辯論課程訓練的是綜合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於升學考試或面試的。

Students sat for Naplan examinations online Source: SBS
“辯論要求的是一個全面的綜合的能力,而不是說某一方面的能力。因為你需要對一個事情進行闡述的話,你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它包括教育、醫療、國際關系、政治、法律、環境……它需要一個孩子平時進行積累,他需要更多地關心時事,去看很多的新聞,而且他也要去進行更廣泛的閱讀和寫作。”
“這方面的訓練對申請私校獎學金面試也有很大幫助。私校面試時老師對表述能力的要求很高。”
華人媽媽Lisa Huang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從更大的格局上來考慮。單純的應試訓練無法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與其大量的刷題、上補習班,我覺得還不如從根本上抓一下。一些基本的技能提高以後,你的思維能力提高以後,什麼題都能做好。”
“像現在比如說精英中學的考試從General Ability改成了Thinking Skills,加入了邏輯思維題。真正的把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練出來以後,考試怎麼變其實都是不用擔心的。”
READ MORE

脸书宣布封禁新闻,哪里可以找到SBS中文?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