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睡覺打呼嚕,有人可能會說,“嗯,這人睡的可真香”。不過,打呼嚕人士中有一部分會患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也叫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這種症狀會讓人痛苦不堪,時間一長會讓人患上心血管疾病,抑鬱和焦慮等病症。
最近,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髮現,持續氣道正壓通氣,也就是通過呼吸機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可以改善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抑鬱症狀。
這項Flinders University領導的叫做SAVE(Sleep Apnoea Cardiovascular Endpoints眠呼吸中止心血管終點)試驗的葠與者來自中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美國,西班牙和巴西的80多個臨床中心,主要是超重和年齡較大的男性,習慣性打鼾者和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認識。
這項新研究顯示,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後OSA患者的抑鬱症狀顯著下降,併可以改善“白日困倦”。CPAP治療對抑鬱症狀的積極改善作用在6個月內顯現,併在隨訪的3.7年期間持續存在。而治療前情緒評分較低的患者在接受CPAP治療後抑鬱症狀的積極改善更為明顯。
這個研究髮現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新南威爾士大學博士後研究員Danni Zheng。請您點擊收聽詳細的寀訪內容,Danni首先在寀訪中提到了這項研究髮現。
READ MORE

四成澳洲人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