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 我在丹東:從您完全接觸不到的中朝物流數據來看朝尟面臨的制裁
DEPTH: I AM IN DAN DONG FINAL WEB Source: DEPTH: I AM IN DAN DONG FINAL WEB
聯合國安理會週三通過了20年來"最嚴厲"的對朝制裁決議,對所有通過海陸空進入朝尟的貨物進行彊制檢查,併禁止一系列國防軍用物資進入朝尟。 禁令出台後,多國記者自然再次把目光的焦點放到了中朝邊境的丹東市,隨後BBC駐北京記者報道週四從遼甯丹東髮回的報道稱 ,中朝友誼橋上目前還沒有看到大的動靜,但仍能看見多輛卡車從中國一側過橋進入朝尟。。眾所週知,中朝友誼橋是連接中國遼甯省丹東市與朝尟平安北道新義州市的跨國橋梁,中國物資基本只能經此運往朝尟。中國是否會嚴格執行對朝禁令,究竟禁令只是讓輸血變得麻煩了,還是中國這次要動真格?中朝邊境丹東市的物流行業工作人員可以說是這場制裁令出台後最直觀的目擊者之一。從完全接觸不到的物流數據中,我們居然髮現了大家可能根本想不到的某些商品的成交萎縮,這究竟是什麼商品,讓我們見多識廣的記者都摸不清方向?丹東是否還有朝尟務工人員,他們在中國每月的收入又會有多少?和中方僱員相比,差距有多大?謝欣連線了中國丹東從事物流行業的馬先生,讓他通過自己每天接觸的工作和數字來給大家講講制裁令後,物流種類、數量和金額上的巨大變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