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華人服務社穫得新州州長“卓越非牟利企業獎”(Business Excellence Medal– Not-for-profit)。穫得該獎項正值華人服務社成立四十週年之際。
華人服務社義務執行董事潘南弘先生告訴SBS中文,服務社成立四十年來,在澳華人所需服務逐步細分,服務社也積極地向多元文化社區提供服務。
READ MORE

华人服务社获州长“卓越非牟利企业奖”
潘先生說,因為過去的白澳政策,四十年前的時候華人移民併不多。華人服務社成立的時候,聯邦政府剛剛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政府非常鼓勵民族社區的糰體或機構己去提供社區服務,併幫忙政府提供各類社區服務信息和政府施政措施的一些信息。
噹時的在澳華人主要是一些留學生,他們是最早可以申請定居下來的一批年輕人。在這些華人找工作併成家立業定居澳洲的過程中,托兒服務是他們最需要的一項服務,但這一服務在噹時併不像現在這麼普遍。

CASS hold a ceremony mark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Source: CASS
40年前難以找到的多元托兒服務
潘南弘先生說:“噹時找到托兒服務已經不易,適合多元文化的服務就更是找不到了。”
正因為托兒服務的需求大,噹時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組建社區服務併設立托兒中心。他說,噹時其他區域只有很少華人,設想唐人街一帶也許是華人聚居的主要區域,併計劃在這一區域提供服務。
但是,噹他們向政府申請財政支持時併未穫得批準。
不過,髮起組織服務的幾個人併沒有因政府不撥款就不提供服務,而是純粹以義工來提供服務。
潘先生回憶說,噹時有一百多位家長致電他們尋求服務,出乎他們預料的是這些電話來自四面八方。
這種情形反映了托兒服務的實際需求,但也讓實際工作變得复雜。因為噹時的家庭日間托兒服務受區域限制,托兒服務機構不能超越所負責區域提供服務。
幸運的是,服務開展了四個月左右後,政府部門了解了情況後表示非常欣賞,併鼓勵服務社再次提出財政申請。兩三個月後,財政申請即穫批。
之後,政府表示,唐人街地價高昂,建議華人服務社購買Campsie墾思(華人服務社所在區域)的一個正在出售的私人托兒中心。
潘先生說,噹時的Campsie地區基本沒有華人,多元民族主要為希臘裔,阿拉伯裔,意大利裔和韓裔等。這一地區四十年來的人口結構變化非常大,華人現在構成了這一地區的主要多元文化民族之一。

Source: ALC Community Engagement
在澳華人所需服務變得更廣泛
從托兒服務開始接觸社區後,華人服務社開始了解之後來的新移民併開展了定居服務。1987年,華人服務社和其他兩個糰體一起創辦了“新州安老之家”為留在澳洲較長時間的華人長者提供高齡服務。
潘先生表示,在沒有得到政府財政支持之前,華人服務社一向先行以義工提供服務。
1989年在北京髮生“六四”事件之後,時任澳洲總理的鮑勃·霍克受到極大震撼,在沒有徵詢內閣的情況下宣布對中國留學生給與庇護,併在演講中潸然淚下。
READ MORE

霍克因六四让数万中国人留下来
1993年11月1日,澳洲政府宣布,約四萬名(史稱“四十千”)在澳中國留學生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噹時,華人服務社義工為1000多人提供了填表和做認證等定居服務。
一年之後的1994年,華人服務社通過義工提供多年的定居服務正式穫得政府支持。
據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澳洲華人於多元社區中所佔比例在近年來有很大變化。
潘南弘先生說,社區的服務要求也隨之變得非常廣。新移民中主要有家庭糰聚類移民和技術移民。其中,家庭糰聚移民多數是年齡較大的人士,服務社會向他們提供服務以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儘管技術移民的英文水平較好,但他們仍然需要找工作,托兒和找學校等服務。
READ MORE

普通话成澳洲第二大语言 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隨著在澳華人人數增多,華人社區所需服務也更加細分。潘先生說,殘障服務,高齡服務也是社區非常需要的服務,服務社也遵循政府鼓勵學習英文的倡議,儘量為社區聯絡和提供英文學習服務。
如今,隨著澳洲多元文化的髮展,華人服務社正把服務擴展到韓裔,印尼裔和越南裔等其他民族社區。
潘南弘先生表示,儘管不同民族社區所需服務併沒有太大差異,但根據不同族裔的風俗和文化提供多元化服務更適合不同社區居民。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