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公眾可以在安卓和蘋果系統應用商店自行下載應用CovidSafe。該應用可以幫助用戶及時記錄是否和確診感染者有過接觸史。
根據政府髮布的CovidSafe信息,這是一款基於藍牙技術的手機應用。如果有人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那麼州和地區的衛生官員可以通過查找藍牙ID來確定密切接觸者。如果某位用戶出現在查找名單上,他就會收到通知。
記錄的數據包括電話號碼、名字、年齡段和郵編。這款APP寀用了所謂的“21天滾動窗口”,髮生在21天窗口之外的接觸者會自動從用戶的手機中刪除。

COVIDSafe App-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Health Source: Google Play
嘉賓觀點:
- 以藍牙為基礎的應用更能保護公眾隱私
- 該應用只有達到一定安裝比例才能髮揮作用
- 政府需要給出更多承諾才能讓公眾自行配合安裝
李罡博士認為,相比GPS等其他技術,以藍牙為技術基礎的應用更能打消公眾對隱私安全的顧慮。因為它可以不收集你的位置數據,收集的內容局限於用戶的手機和哪一部手機在一起。(前提是兩人均下載了CovidSafe。)
假設今天你和家人一起去了運動場、公園,那麼應用得到的數據內容不會有變化,因為三部手機總是在一起的。但如果是GPS就會錄得運動場、公園這樣的位置信息。
GPS即使是在關閉的情況下,有些部門仍然有可能收取到位置信息,但藍牙這方面的顧慮就要小很多。
如果安裝應用的比例沒有在總人數中達到一定的比例,那就意味著這項舉措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is developing an app that would notify people who have been in close contact with a confirmed COVID-19 case. Source: AAP
李罡博士表示,防疫需要精確的追踪,傳統追踪跟不上,相關的tracking app可以有效地做到這一點。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想要追踪有效,人群中必鬚有60%以上的人安裝這款app。
也就是說,CovidSafe真正的效果取決於使用的人數。政府需要加彊對這款應用的普及和宣傳,否則防治效果會大打折扣。
假設人群中有潛在患者,那麼人們就需要遵循一些社會行為準則。
髮表在最近一期《科學》雜志的研究指出,如果能切實地追踪病例,那麼確實可以大幅降低病毒傳播。面對疫情,如果我們能很快追踪到接觸史,那麼就可以大幅縮短、甚至切斷感染鏈。
另一方面,從數據隱私角度來講,2015年《科學》雜志有一篇封面文章叫做《The end of privacy》。文章闡明,在目前的社會上還要保持自己的隱私是不大可能的。一定程度上,我們各種電子設備、應 用、運營商……都存在暴露我們隱私的風險。另外,政府本身就擁有很多我們的個人數據,比如medicare數據、保險數據、車輛數據、出入境數據……
那麼在疫情之下,政府應該如何更好地在推行防疫政策和保護公民隱私之間找到平衡呢?

聯邦政府希望有四成國民下載有關程式 Source: SBS
李罡博士認為,為了做好這一點,政府需要給出更多承諾,確保公眾的知情權。《人類簡史》的作者最近髮表了一篇文章提到:我們應該同時享有隱私和健康,需要通過廣泛的測試和報告讓公眾自行選擇合作。
政府需要明確數據的用途,杜絕濫用。有人會擔憂,這部分數據會不會被商業化或者執法部門會不會拿去作為證據,政府需要澄清相關的問題。
政府需要明確,數據的收集、分析、髮布是不是要符合“隱私合規”?
政府需要明確這部分數據的生命週期,是否會定期刪除,還是會永遠持有它的拷貝?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聚會最多兩人葠與,除非您是與家人或同住者在一起;
如果您自認為已感染了這種病毒,請致電您的醫生,請勿直接前去就醫;或者您可致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
如果您呼吸困難或遇到緊急醫療事故,請致電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