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中的貪官為啥落得打黑工的下場?
(Getty Images) Source: Getty Images
中國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中一些離人們生活有些距離的財經法律知識也開始頻頻出現。 在該劇噹中,成功出逃的貪官丁義珍雖然涉及巨額貪污,郤被迫在餐館洗盤子、打黑工,這是不是一種壞人必定沒有好下場的邏輯所導致的劇情,和現實是否有一定距離? 還是因為這位巨貪倉皇出逃,來不及洗錢? 說到洗錢,近年來,澳洲地產市場異常火爆,房價漲幅驚人。媒體指出70%的中國買家不進行貸款而選擇全款買房,有洗錢的嫌疑。一些反洗錢機構的報告甚至痛批澳洲地產中介機構不履行反洗錢職責,助長了洗錢之風。但事實上,在澳洲,通過買房洗錢是否有可能? 來自博滿金資公司的首席投資分析師魏睿昊認為,由於國際間信息共享的推進,以及技術的進步,令洗錢這種違法行為變得難度更高,也是劇情中的貪官下場狼狽的原因。而有些多年前出逃的人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另外,澳洲銀行對現金存入有嚴格的審查,現金買房是洗錢的渠道這一說法經不起推敲。 魏睿昊從劇情中的巨貪丁義珍在美國洗碗的情節說起,他認為這個情節也許有點誇張,郤也併非沒有可能: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