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被提名了本年度跨學科科學研究優秀獎的糰隊包括了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布羅姆教授(Lindell Bromham)和華夏博士、昆士蘭大學的米金斯(Felicity Meakins)及原住民阿爾吉(Cassandra Algy),他們所致力於研究的是澳大利亞北部的一種原住民語言Gurindji。
華夏博士向SBS普通話節目表示,糰隊之所以會以Gurindji語言作為研究對象,是因為由於Kriol與Gurindji的混合使用、在三代人之內就能“看到一個新的語言誕生”。
Kriol語言是一種在歐洲殖民者來到澳大利亞初期使用的一種以英語為基礎的語言。
華夏博士說,在Gurindji社區的三代之間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代人懂得兩種語言,但不會混合使用,第二代人則會混用,但每個人的混用方法不一樣,到第三代時便會持續性地僅使用一種語言。
“語言的產生有很多假說,這個語言的三代人的運用習慣都可以觀測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分析。”
她補充說:“我們知道受訪者的性彆、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背景,就可以控制很多不同方面,從而可以髮現哪些要素對語言變化是很重要的。”
華夏所在的糰隊通過一個厖大的數據集和彊大的分析方法,測試關於語言演化的觀點,例如代際差異或社會群體在長期的語言差異中扮演的角色。
華夏舉例說,髮現之一便是:在英語受教程度較高的人群中,使用Kriol語言的機率也較高。
“通過這個方法,我們認為,應該在原住民社區中鼓勵雙語教育,而非單單是英語教育。”這位進化學家說。
READ MORE

“做研究一定要坚持”——获澳洲“科学界奥斯卡”奖的华人科学家
身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數學系講師的華夏博士更準確的身份可以說是生物數學家。
從复旦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華夏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曉攻讀偏生物方向的進化與生態學博士,在此期間將意識到數學在研究生物學方面的重要性而投入了很大精力。
博士畢業後,華夏申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分子進化學家布羅姆教授的博士後。
華夏笑說,噹時在美國呆了6年,想換個國家呆一下便申請了澳國立的博士後,2013年初來澳後便一直扎根在學術圈。
如今提名這一號稱澳大利亞科學界“奧斯卡獎”的尤裡卡獎,她淡然表示:“其實有多大成績、拿什麼獎,我是不在乎的”,“純粹是喜歡生物學、數學。”
在她眼中,數學是所有學科及交叉學科的重要工具。
“(數學能將)系統的東西抽象化,可以看到兩個复雜的進化體系的關聯在哪裡,從而可以將生物學上已經開髮的方法應用到語言學研究中。”
而這也是華夏在研究Gurindji的糰隊中、身為生物數學家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長期身在科研領域,華夏十分享受澳大利亞大學中科研自由的氛圍。
她說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進化理論,在生物進化、語言進化之外,她的另一項重要研究是與智利的天文學家合作研究銀河系化學物質的進化。
“讓科研人員可以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自由度很大”,“同事之間沒有太大的‘階級’之分、可以自由交流併提出意見。”
她說,澳大利亞可能會是自己一直會呆下去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