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焦璐說,這次新冠疫情爆髮,在歐美澳洲還在爭論口罩是否有用的時候,中港台、日本、新加坡很多人二話不說就戴上了。不同國家對口罩接受程度的不同,背後深挖其實主要是因為文化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 戴口罩上街的人被認為是生病了,不想傳染給其他人,大家不認為''戴口罩是為了自保 ''。
READ MORE

口罩的前世今生:从宗教到防护用具【生活杂志】
另一方面,西方人對戴口罩反感也是因為日常社交中“遮臉”不被普遍接受。大部分人習慣在正常社交中將整張臉露出表示對人尊重,而且彊調眼神交流,有些人甚至認為面對面交流時戴墨鏡也是不夠有禮貌的,因為看不見對方的眼睛。
焦璐援引一位曾經髮表論文,從社會學角度分析為何日本人樂於戴口罩,西方人郤對戴口罩避之唯恐不及的日本秀明大學教授堀井光俊的研究說,戴口罩在日本最早是始於西班牙大流感時代一種集體性的、有針對性的對抗公共衛生危機的行為,但過去一百年逐漸演變成一種缺乏明確目的的、沒有嚴格規範的個人化的行為——大家生病了戴口罩,怕生病戴口罩,天氣冷的時候戴,空氣糟糕的時候戴,沒化妝的時候戴,不想搭理人的時候也戴。在對外部環境缺乏安全感的情況下,戴口罩成為了一種普遍的自我保護方式。

Activists gathered in Athens to make a 'Eye Contact Experiment' as part of a experiment that happens in 143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Source: Getty Images
雖然澳洲政府不提倡民眾戴口罩,但焦璐認為,本次居家避疫、社交距離的措施對澳洲控制疫情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她說,大家在噹局號召下,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弱勢群體的健康)自覺放棄一部分自由,是一種了不起的犧牲。
點擊封面圖片收聽焦璐跟吳音的詳細介紹。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