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新冠疫情轉變人們購物方式 保障權益應細讀消費條款

online shopping

Online shopping Source: AAP

疫情期間,自己在網上購買了一個大件商品,郵寄到家之後髮現商品有破損,應該找誰賠償損失呢?


新冠疫情導致人們的購物方式髮生轉變。在本期《消費者權益講座》聽眾熱線節目中,新州公平交易廳的Vicky介紹了消費者在轉變的購物方式下需要注意的問題。

Vicky介紹說,消費者在新冠疫情期間更多地傾向於通過共享經濟、拍賣、糰購、電視購物、郵購等方式購買商品和服務。公平交易廳在疫情期間一般接到的消費投訴類型包括貨不對板、貨沒送到、送貨太晚、網絡詐騙等。

不論商家是在澳洲還是海外,它們都需要遵守澳大利亞的消費法,消費者向商家購買商品和服務都受此法律保護。但如果是向個人購買商品的話則不同,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是受合同法保護。

在網絡模式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情況下,Vicky提醒消費者要仔細閱讀商家提供的消費條款。例如,一位聽眾諮詢,自己親人因身體原因無法進行事先安排好的旅行,在提供了醫生開具的證明後,機票預訂機構併沒有退還機票費用,而是換成積分返還。Vicky表示,這種情況只能看具體的消費條款是如何規定。

郵寄和快遞是網絡購物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商品抵達後髮現有破損,消費者應找誰賠償呢?Vicky說,這種情況應該由購買快遞服務的人或商家來負責,例如,購買快遞服務併和快遞進行溝通的是商家,那麼應該找商家,如果是消費者個人聯系併購買快遞服務的話就應該由消費者自己負責。

消費者在網絡平台葠與拍賣購買產品或服務後出現問題該怎麼辦?請您點擊文首圖片收聽詳細的內容。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 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向澳大利亞多元社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language/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消費者權益】新冠疫情轉變人們購物方式 保障權益應細讀消費條款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