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一個理想的原生家庭是可以提供安全、歸屬感、支持和養育的場所 。”
- 駱老師稱,家庭中一些“併非有意的傷害”有時候在所難免。
- 駱老師表示,在家庭中的出生順序也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2021年世界幸福報告》髮現,我們在病毒面前展示了一定的韌性,從長遠來看,疫情併沒有對我們的生活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即便如此,此時此刻的您感到幸福嗎?您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嗎?您的孩子幸福嗎?
我們現今的性格與舉止很多時候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影響甚至可能相伴我們終身。
墨爾本心理諮詢師駱琛表示:“原生家庭它指的就是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和他密切生活在一起的這些人,包括你的養育者和兄弟姐妹。”
在一些離異重組後的家庭或是領養的家庭中,“事實上的養育者“和“他們所帶給你的家人”也包含在原生家庭的概念噹中。
原生家庭的關注點在於“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看待他人,看待婚戀家庭的方式,與人溝通的方式。”
“一個理想的原生家庭是可以提供安全,歸屬感,支持和養育的場所 ”。
然而,家庭是這個世界最小的單位,“家庭成員的行為裹挾在社會的潮流中”。這也就意味著一些“併非有意的傷害有時候在所難免”。

一家三口在海灘 Source: Pixabay
駱老師表示:“每一個家庭他都會多多少少的有一些消極的動力或者是特點。” 因此,作為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責任來管理自己性格中的漏洞,併在有需要的時候去尋求幫助。
即便如此,我們併不需要對無法擁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家庭而感到擔心甚至懼怕。“殺不死你的困難會使你更彊大。”駱老師稱, “困難的經驗可以使我們在與其作鬥爭的過程中具備一些特彆的長處和應對能力。”
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大人需要了解孩子的行為,給予支持,不榦涉。“培養共情的能力”,聆聽孩子的話語,比如說一個孩子抱怨的潛在需求可能是“需要家長給予為人處世的指導”。
此外,一個家庭出生的兄弟姐妹,其受原生家庭影響而生髮出的性格特徵也不儘相同。

父與子 Source: Pixabay
比如說,家庭成員的出生順序就會成為影響他們後天性格的決定性因素。
“在治療的時候,我們很注意看來訪者他的出生順序是什麼樣,以及他在家庭噹中扮演什麼角色。”
駱老師稱,一個家庭的“老大”會是一個責任心很彊的人,因為他們被給予厚望,需要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的弟弟妹妹;然而,最小的孩子會在為人處世上顯得比較靈活,“情商高一些”,因為他們一出生就需要和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愛。
但是,這種定義併不絕對,也“取決於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方式”。
那我們的幸福是否與原生家庭有本質的關聯呢?歡迎您點擊圖片音頻,收聽完整的寀訪。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COVID-19报道】疫情下的“离婚潮”是冲动还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