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衛生部在2月10日曾髮布一份外科口罩佩戴鬚知的說明,這份說明在2月25日更新後再次髮布。以下是主要內容:
普通大眾
對於普通大眾佩戴外科口罩,其效用僅限於幫助防止冠狀病毒病患者將病毒傳播給他人。如果身體健康,則無需戴口罩。目前幾乎沒有證據支持在健康人群中廣泛使用口罩能夠防止病毒在公共場合傳播。
若因以下某種情況而需自我隔離:
- 在過去14天內曾到過中國大陸;或者
- 曾與冠狀病毒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
則應在下列情況下,儘量佩戴外科口罩:
- 出於任何原因需要外出,到公共場所去;
- 到醫療機構去;或者
- 已經出現了症狀,併與其他人同處一個房間。
疑似病例
如果被判定為冠狀病毒病疑似病例,則在去急診室或社區診所就診時,這些基層醫療機構會為您提供外科口罩。您應聽從關於如何佩戴外科口罩的建議。您應始終在所有公共場所佩戴外科口罩,直到公共衛生部門通知您無需佩戴口罩為止。
READ MORE

专家:澳洲人可适当储备点食物 以防冠状病毒“大流行”
確診病例
如果您被確認患有冠狀病毒病,請遵循基層醫療機構和公共衛生部門關於佩戴外科口罩的建議。如有必要出門,則應戴上外科口罩;噹與醫護人員接觸時;或者已出現症狀且與其他人同處一個房間時,則也應戴上口罩。
醫護人員
在護理冠狀病毒病確診或疑似病例時,醫護人員應遵循使用個人防護設備的具體建議。
病理標本寀集員
病理標本寀集員應遵循上述針對醫護人員的建議,併在寀集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標本時佩戴合適的個人防護裝備。
航班乘客與機組人員
乘坐撤僑航班從中國大陸返澳的人員將會穫得關於使用外科口罩的具體信息。
對於飛機上的所有其他乘客來說,如果沒有在自我隔離併且沒有症狀,則無需戴外科口罩。如果確實出現了症狀,則要向機組成員索要外科口罩。
在有口罩的情況下,應向任何生病的乘客或機組人員提供外科口罩。如果機組人員需要與病人互動,則可能要戴上外科口罩,併遵循現有的機構感染預防工作指南和個人防護設備使用規定。
如何佩戴外科口罩?
如果懷疑自己感染了冠狀病毒病,則應去醫院或診所尋求醫治,在這些地方還可以穫得關於佩戴外科口罩的更多信息。
澳大利亞政府目前為看診疑似病例但無法穫得足夠外科口罩的診所提供支持。目前應該可以通過基層醫療網絡穫得外科口罩。全科醫生應首先聯系噹地的PHN,概述目前的需求。
我們鼓勵全科醫生和執業醫師葠考衛生部網站,了解包括治療冠狀病毒病疑似患者的具體信息。
如何預防冠狀病毒的傳播?
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遵守打噴嚏/咳嗽衛生禮儀,是抵禦大多數病毒的最好方法。
您應:
- 經常用肥皂洗手,併在吃飯前後和上廁所後洗手
- 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掩面,然後丟棄紙巾,併使用酒精類免衝潔手液,和
- 如果身體出現不適,則應避免與他人接觸(觸摸、親吻、擁抱和其他親密接觸)。
聯邦衛生部同時提醒:儘管冠狀病毒令人擔憂,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人出現髮燒、咳嗽、喉嚨痛或疲倦等症狀很可能是患有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而非感染了冠狀病毒。
撥打1800 020 080,聯系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如果對身體健康有顧慮,請諮詢醫生。
注:以上信息更新於2020年2月25日;疫情變化,相應指導信息可能亦會髮生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