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健身運動,專業人士往往會說3分靠練,7分靠吃。
現在流行的營養飲食方式眾多,其中有間歇性斷食,生酮, 地中海飲食等等。其實身體和味蕾是可以兼得的,既要低脂低熱量,也要吃出健康效果。海尟和魚類就是一個很好的健康之選。
澳大利亞膳食推薦建議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食用動物食物的澳大利亞成年人,每週食用大約2份魚(一份約熟魚65g左右)。作為地中海國家的希臘更是在國家膳食推薦中提到要經常多吃魚和海尟。
因為魚類以海洋和淡水植物為食,導致他們身體裡含有大量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同時他們是高蛋白,也是完整的蛋白質。
如何挑選常見水產品?
魚類分為有鰭魚和貝類,來源於海洋和淡水。魚比哺乳動物或家禽兩種都更軟,也更脆。因為肌肉纖維以短束存在,其中包含更薄的結締組織,所以也更容易消化。
有鰭魚包括精瘦魚和肥魚,貝類包括甲殼綱動物和軟體動物, 最有代表性的是龍蝦和鮑魚。
海尟和魚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脂肪主要是不飽和的液體魚油。
精瘦魚
- 精瘦海水魚——鳕魚。比目魚、黑線鳕、大比目魚、紅鯛魚、牙鳕
- 精瘦淡水魚——河鳟、狗魚
肥魚
- 海水肥魚——鲱魚、鯖魚、三文魚
- 淡水肥魚——鲶魚,湖鳟、白鮭魚
而貝殼類的大龍蝦,大蝦,對蝦等來自脂肪的卡路裡基本為零。
平時我們在澳洲生活,Woolworth, Coles,Aldi幾大超市裡主要售賣的冰尟海尟和魚類有盲曹、巴沙魚片、大龍蝦、小蝦、生蠔、鳕魚、藍蟹、三文魚、扇貝。
按照每84克(3OZ)進行脂肪含量排名,從小到大依次是:大龍蝦(0.5g), 鳕魚(1g),扇貝(1g),藍蟹(1g),巴沙魚片(1.2g),小蝦(1.5g),盲曹(1.5g),生蠔(4g),三文魚(10g)。
按照每84克(3OZ)進行蛋白質含量排名,從小到大依次是:生蠔(10g),巴沙魚片(12.6g),大龍蝦(17g),盲曹(17.3g),鳕魚(20g),藍蟹(20g),小蝦(21g),三文魚(24g),扇貝(27g)。
Andrew說,如果正在朝著減脂奮鬥,那麼可以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魚,比如鳕魚,巴沙魚片一類的精瘦魚,或者任何貝殼類的蝦,因為他們的脂肪很低。如果你正在增肌,可以選擇蛋白質較高,同時還有點脂肪的,比如三文魚和吞拿魚。
不管是精瘦魚還是肥魚,總的來說海尟和魚的脂肪比例遠遠要低於哺乳動物的肉類。在吃著各種蔬菜和低卡食物的過程中,記得把海尟和魚加到你的飲食列表中讓身體和味蕾兼得。
(本文作者Andrew Xiang為SBS普通話節目營養健身話題嘉賓,轉載鬚經SBS許可)

向興宇Andrew Xiang是悉尼希爾頓Fitness First Level 3私人健身教練,營養學教練,澳大利亞迪肯大學人類營養學碩士研究生。 Source: Andrew Xiang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