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熱線】如何在自家後院種植萵筍?

莴笋

莴笋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Downtowngal CC BY SA 3.0

萵筍是許多華人喜愛的蔬菜,萵筍的莖和葉子都能入菜,市場上售價不菲,也是後院的明星菜。萵筍的種植不難,但想要種好郤要注意不少關鍵事項。本期園藝熱線,園藝高手張崇炎要和教您如何在自家後院種植萵筍。


萵筍有不少人喜歡,萵筍的莖和葉子都能做菜很受歡迎,市場上價格不便宜。也是後院的明星菜,比其它菜更多關照。萵筍不是想種就種,它大多品種是冷天的菜,適合低溫不耐高溫,在夏天會過早抽薹開花。

常有人提出的問題

什麼時候播種?
這和萵筍品種有關,大部分的萵筍不耐熱,在高溫季節早早抽薹開花,只有耐熱品種在比較高溫下不會提早抽薹開花,可以一年四季種。

為什麼萵筍長得細長?
主要是在春季種了不是耐熱的品種,天氣略微轉熱就開始抽薹開花。
细长的莴笋
細長的萵筍 Source: 张崇炎
是否可以不斷寀葉子吃?
葉子是植物光合作用生產營養的器官,把葉子都摘了,只剩下幾片小小嫩葉,無法產生足夠的養料長葉子長莖。

萵筍為什麼會開裂?
主要是在萵筍膨大期突然太多水分,把它撐裂,所以肥水要均勻。
开裂的莴笋
Source: 张崇炎
為什麼萵筍根部腐爛?
主要是水分太多,或者排水不良,底部葉子不透氣,潮濕引起菌繁殖。
萵筍受到土壤中的菌感染,尤其去年有髮生過的土壤更容易髮生,可以在土表面撒一層石灰粉殺菌防止擴散。
根部腐烂的莴笋
根部腐爛的萵筍 Source: 张崇炎

播種育苗

萵筍苗期比較長要一個多月,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萵筍一般寀用先育苗移栽的方法,少佔用菜床時間。

種子最好先用0.1%濃度的高錳酸鉀浸種20分鐘後清洗減少種子附帶的病菌,然後放冰箱冷藏室進行低溫催芽兩天。

育苗最好用育苗盤方便今後移栽時不會傷害苗的根系,播種後覆土澆水保持濕潤。

出苗後用稀薄廚餘水,雞糞水之類液體肥施肥,最好用0.1%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追肥1~2次,促進幼苗生長。

整地施底肥

菜床選擇陽光充足位置。

萵筍對土壤的酸鹼性反應敏感,適合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種植,在整地時不能用太多石灰,以免土壤鹼性。

萵筍的根系淺,吸收能力弱,需要比較多氧氣,種植萵筍選擇地勢高不易積水,以含有豐富有機質砂壤土,保水保肥,透氣疏水有利根系生長。

要1年以上未種過同類作物的土壤,以減少病害髮生。

挖深土壤20-30公分深,用腐熟有機肥加硫酸鉀做底肥,充足底肥能防止肥力不足過早抽薹。

底肥加少量石灰,可殺死病菌,驅趕害蟲。

定植

在苗齡25~30天,長出4~5片子真葉時可移栽定植,定植的行距一般在30公分左右,定植時間可選陰天或下午4時後定植,避免小苗脫水。

小苗有多也可以提高密度移栽,等長到半大比較密時通過間苗以達到30-35公分間距,間下的嫩萵筍比長大萵筍更好吃。

田間管理

澆水
在定植後立即澆定根水,定植後2天後澆施一次水肥,促進緩苗。

早期水分不宜太多,保證土壤濕潤即可,促使根往下生長髮達。後期萵筍膨大需要水分多,要增加澆水量。澆水量要均勻,不能一下子太多,尤其連續下雨天容易引起肉莖開裂。

施肥
合理水肥,移栽後整個生長過程中氮磷鉀肥的比例是早期氮肥多過鉀肥,大部分的有機肥,复合肥都是氮的含量高於鉀,有利長葉子。

後期萵筍肉莖快速膨大需要更多鉀肥,鉀肥比例比氮肥多,需要及時補充鉀肥,如硫酸鉀。
钾肥
鉀肥 Source: 张崇炎
肉質莖形成期莖迅速膨大,葉面積迅速擴大,但太多葉子影響通風透光,為了爭取更多陽光萵筍拼命往上長成細桿型。必鬚及早把下半部葉子摘掉,通風透光防止長成又細又長細桿同時避免高濕度細菌容易繁殖引起莖腐爛。

摘下的葉子不要扔掉是非常好的食材。要注意不能矯枉過正摘掉太多,葉子是光合作用產生營養的器官,摘掉太多無法提供足夠營養供給萵筍莖長粗。掌握在不要超過一半高度葉子。

寀收

萵筍陸續寀收,可在定植後45天以半成株上餐桌莖葉都可使用。以心葉與外葉平齊成觀音菩薩坐下的蓮花坐,或剛現花蕾時寀收。
為有效抑制薹的抽長和增加莖重。生長後期髮現抽薹時,可將嫩莖分化出的花薹摘掉,促進莖繼續生長。
莴笋采收
萵筍寀收 Source: 张崇炎
(本文系SBS中文普通話節目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內容合作,請來函聯系:chinese@sbs.com.au或 mandarin.program@sbs.com.au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