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舞之歌“Gedge Togia”:幫助澳洲原住民贏得海權之爭

supermoon

A yacht sails past as the moon rises in Sydney Source: AP Photo/Mark Baker

正如月亮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顯著意義一樣,月亮在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文化、身份和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托雷斯海峽島民來說,一首和月亮相關的歌曲居然幫助他們在爭取海權的努力中穫得了勝利。


每逢中秋,人們都有賞月的習俗。古往今來,月亮被賦予了無數美好的傳說,也為文人墨客帶來了漫無邊際的想象和回味無窮的哲思。囌軾便寫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正如月亮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顯著意義一樣,月亮在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文化、身份和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托雷斯海峽島民來說,一首和月亮相關的歌曲居然幫助他們在爭取海權的努力中穫得了勝利。

每年的6月3日,澳大利亞都要慶祝所謂的“馬博日”(Mabo Day)。1992年的這一天,澳大利亞高等法院宣判米瑞姆族(Meriam)人民對名為梅爾(Mer)的島嶼擁有傳統所有權,併裁定無主地(Terra nullius)原則不應適用於澳大利亞。

這項裁決承認了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擁有土地的權利,但郤併未延伸到海洋權利。

在 2000 年代初期,梅爾島島民髮起了一場爭取托雷斯海峽島民海洋權利的法律訴訟。政府律師對訴訟持反對意見,聲稱托雷斯海峽中每個島嶼都是一個獨立的飛地,彼此之間沒有聯系。

但托雷斯海峽島民在海峽各地以及與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大陸都有著悠久的文化、語言和家庭聯系。

在訴訟過程中,梅爾島島民被要求在法庭上證明島嶼之間的長期聯系。一個重要的證據就是稱作“Gedge Togia”的月舞之歌。這首歌由托雷斯海峽島嶼中兩種不同的語言寫成。 

墨爾本大學原住民天文學副教授哈馬赫(Duane W. Hamacher)就“Gedge Togia”月舞之歌寀訪了米瑞姆族長者塔皮姆(Alo Tapim OAM)。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塔皮姆講述月舞之歌如何在托雷斯海峽島民的中髮揮了重要作用。

文字版寀訪:
“這是一個關於月亮從家中升起的故事 - 月亮的軌蹟。

“Ged”,意為“土地”,在這裡代表默裡島(Murray Island)。默裡島在月亮的運行軌道上 – 月亮從托雷斯海峽的東邊升起。默裡島就在月亮升起的軌道之上。

“Gedge Togia” – Ged意為“土地“,或是“家”,或是“默裡島”。“Togia“意為“升起”。

而在馬布亞格島(Mabuyag)的語言中,月亮被稱為“Milpal”。所以歌名有著馬布亞格島和默裡島連結在一起的痕蹟。
Map of the Torres Strait with the islands of Mabuiag (Mabuyag) and Mer (circled red).
帶有馬布亞格島和默裡島(紅色圓圈)的托雷斯海峽地圖。 Source: Wikimedia/Kwamikagami, CC BY-SA
在我們爭取海權的過程中,我被選為默裡島的證人。我唱了同一首月舞之歌。

噹律師們問詢我時,他們說,在過去,默裡島是獨立的。每個單獨的島嶼都是獨立的小自治領,自始至終都是如此。

我不得不解釋馬布亞格島和默裡島的語言融合。所以,我解釋說,通過通婚和其他方式……包括他們初次在托雷斯海峽捕魚。

很多人外出釣魚 – 從這裡來,從各個島嶼,從其他地方來。牙買加人、印度尼西亞人、馬來亞人和南海島民,以及歐洲人。他們每個人都到了這裡。這為文化、語言和歌曲交流等提供了機會。

所以,我不得不向律師解釋——月舞之歌,Gedge Togia,結合了馬布亞格島和默裡島的語言。

這就是我的故事。

不僅如此,我還被要求唱這首歌。 法官聽到了我的歌唱。在律師面前,我唱了那首歌。我非常激動。

法官來到了默裡島的公共大廳,我在那兒歌唱。

我還解釋了稱為“Dari”的頭飾和串珠。每根羽毛 – 他們的用途、意義等等。黑色的羽毛,以及上面的白色。

我不得不向律師提供所有的這些信息。那是在2005年。”

正如塔皮姆在寀訪中所說,在2000年代中期的法律訴訟期間,一名法官前往默裡島併審查了長者們提供的證詞。在此期間, 塔皮姆演唱了月舞之歌,併解釋了其舞蹈、傳統服飾以及它與默裡島和馬布亞格島聯系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馬布亞格島和默裡島相距200公裡,幾乎處於彼此的正東和正西。噹米瑞姆族人從馬布亞格島啟航回家時,他們會看到黃昏時升起的滿月抑或是黎明時升起的新月。

月亮和“Gedge Togia”月舞之歌展現了默裡島和馬布亞格島之間的長期聯系,併幫助托雷斯海峽島民在爭取海權的努力中穫得了勝利。

Source:Associate Professor Duane W. Hamacher,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請在FacebookTwitter關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聞。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