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過敏,相信不少朋友比較熟悉,有些家長在給孩子準備上學午餐的時候會儘量避免花生等常見過敏物。
在日常購物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個食物標籤是“Gluten Free”(不含麩質)。這個標籤方便那些對麩質不耐受的人群在購買食物時進行辨彆。
過敏和不耐受的區彆
噹一個人的免疫系統對他人無害的過敏原產生反應時,食物過敏就髮生了。牛奶,雞蛋,花生,堅果,魚,小麥和大豆等食物引起90%的過敏。任何食物無論其含量有多小都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只要它們以食品成分或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形式出現在食品中。
READ MORE
远离食物过敏:“分享玩具,但不要分享食物”
噹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抗感染,將食物視為入侵者時,這會導致過敏反應(免疫系統的一種反應),體內會釋放出像組織胺這樣的化學物質。這種反應會導致呼吸困難、咳嗽、嘔吐、腹痛、荨麻疹、腫脹或血壓下降等症狀。
對食物的不耐受反應只在少數人群中髮生。與過敏不同,食物不耐受的原因是身體缺乏一種能完全消化食物的酶。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有類似的症狀,但情況非常不同:
- 食物不耐受,比如乳糖不耐受症狀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相對過敏情況好一點
- 食物過敏不僅會讓人感覺不舒服,還會引起危及生命的反應(稱為變態過敏反應)
- 食物不耐受是指身體不能正確地消化所吃的食物,或者某種食物可能刺激消化系統。食物不耐受的症狀包括惡心、脹氣、痙攣、腹痛、腹瀉、易怒、緊張或頭痛
麩質不耐受就是一個常見的例子。
如何做到無麩質飲食?
麩質是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一種蛋白質。小麥是一種谷物,用作面包、意大利面和谷物的原料。小麥也經常出現在像湯和沙拉醬這樣的食物中。大麥通常存在於啤酒和含有麥芽的食物中。黑麥通常存在於黑麥面包、黑麥啤酒和一些谷物中。
READ MORE

多数澳洲人对肠道健康不够了解 你能分清三类纤维么?
消費者在購買食物的時候需要閱讀標籤,如果谷物或者面包含有麩質,根據澳大利亞食品法,它都會詳細標明出來的,而且很多時候字體會加粗。
除此以外,購物者也要仔細看食物含有小麥,黑麥,大麥,燕麥等成分,因為這些含有麩質。
無麩質飲食併不意味著放棄吃所有的谷物。藜麥、苔麩、莧菜、荞麥、玉米、小米和木薯粉都是天然的無麩質谷物。
如果你喜歡喝酒,特彆是啤酒,那就要看啤酒是否含有剛剛提到的這些成分了。
另外,許多意大利面醬汁、肉汁、高湯和調味品都含有小麥粉,因此也含有麩質,所以確保閱讀標籤,排除任何不合適的東西。
除了避免不吃這些含有麩質的食物,新尟的水果和蔬菜,肉類,家禽,魚,奶酪和雞蛋都是天然不含麩質的,可以把這些作為主食。
(本文作者Andrew Xiang為SBS普通話節目營養健身話題嘉賓,轉載鬚經SBS許可)
向興宇Andrew Xiang是悉尼希爾頓Fitness First Level 3私人健身教練,營養學教練,澳大利亞迪肯大學人類營養學碩士研究生。他還是澳大利亞多元文化部口譯和筆譯員。 Source: Andrew Xiang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