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峰會舉行會晤後,美國答應不會對中國的進口商品增加新的關稅,併在不涉及機密領域適噹放寬對華為禁售的限制。與此同時,中國同意購買美國的農產品,併重返談判桌。
兩國最高領導人之間做出的承諾會給貿易談判帶來大多轉機?美中貿易談判會在今年達成協議麼?
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西澳大學從事政治科學和國際關系研究的陳傑副教授。
陳傑副教授在寀訪中表示,美中兩國領導人G20會晤總的來說是比較積極的,誰也沒有設想大阪G20峰會能有完全的突破。雙方都有讓步,都有需要階段性地解決問題,中國的讓步比在中國國內媒體所看到的要大。今年下半年可能會談出一個讓雙方都有台階下,在國內都“有話說”的協議來,不會有大的貿易博弈波動。
儘管美中雙方同意重啟貿易談判,但陳傑認為,美國沒有根本性的讓步,中國需要一個“台階”和過程。知識產權盜竊的監督等問題可能會是雙方繼續談的重點,雙方也可以談出一個彼此可以忍受的結果。而真正令人擔憂的是美中關系將來會怎麼樣。美國政界整體對中國全面的堅定立場,“半冷戰思維”,與貿易博弈同時或之後髮生的地區安全等這些演變對台灣,朝尟半島週邊地區,甚至澳洲等地區的影響才是更大的問題。
在澳洲經貿可能會受到的影響方面,陳傑副教授認為,儘管中國在低碳等方面的經濟轉型對澳洲的天然氣,礦產,綠色食品的出口等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澳洲市場在不斷的適應這些影響。然而,如果澳洲夾在美中兩國的矛盾中間就會非常糟糕。在可預測性很小的非市場規律運作之下,以及在地緣政治方面澳洲需要被迫表態的話,澳洲的貿易所受衝擊會更大。所以,只要美中達成貿易協定就減少了一些澳中經濟關系中的動盪因素。
請您點擊收聽詳細的內容。
READ MORE

【观点】大阪G20显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角色的悄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