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糰突然做出從敘利亞北部撤出美軍的舉動後一週,他便排出副總統麥克·彭斯和國務卿麥克·蓬佩奧前往土耳其就停火進行斡旋談判,併最終和埃爾多安總統達成臨時停火協議。
特朗普的撤軍決定被指拋棄了曾協助美軍打垮ISIS的庫爾德人,他也因此受到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高層人士的抨擊。
停火協議到期後,土耳其和敘利亞北部接壤處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勢呢?還會有怎樣的衝突?
本台記者劉俊傑寀訪了新南威爾士大學國防問題專家張健副教授。
張健副教授在寀訪中表示,美國和土耳其兩國的意圖一直都是比較清楚的,在敘利亞內戰以後,有彊烈的反西方政策導向的ISIS崛起,美國在2014年直接軍事介入了敘利亞內部爭端,英法加等國都有一些不同程度地介入,共同打擊ISIS。期間,同樣抵抗ISIS併且受到美英法加等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力量不斷壯大。毗鄰敘利亞的土耳其擔憂美國撤軍後,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力量和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連在一起,成為不穩定因素。
2019年3月份截止的時候,ISIS佔領的城市和基地基本都被庫爾德武裝和其他武裝所攻佔。特朗普說,ISIS問題已經解決了,再加上美國也不願意介入敘利亞的內部爭端,所以他做出了撤軍的舉動。
對於ISIS是否會死灰复燃的問題,張健副教授表示,很多分析家都不認同特朗普的“ISIS問題已經徹底解決”的看法,認為這是站不住腳的,ISIS只不過是轉入了地下。分析家認為,恐怖組織最大的威脅是他的隱蔽性和不可預見性,ISIS應該是化整為零,潛伏在各個地方,一旦美國和西方盟國撤出,或者是庫爾德武裝失勢以後,隨時可以東山再起。另外,美國希望推翻巴沙爾集權政府在敘利亞實現民主,但是從美國的角度來講,以上這兩點都不太可能達到。
張健說,中東問題不僅僅是集權和民主之間的簡單選擇。一旦集權體制被推翻以後,往往帶來的是各個種族和部落長期以來被壓制的矛盾的爆髮。中東地區的庫爾德人有3000萬,他們分居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甚至包括伊朗。在所有的這些國家裡,庫爾德人都是一種不穩定的因素,都要求自治和獨立。現在,由於敘利亞的亂局,反而使得庫爾德力量和庫爾德人有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影響和彊大軍事力量。
因為土耳其境內有2000萬庫爾德人,其不希望庫爾德人在將來成為一個獨立和自治的不穩定因素。土耳其出兵(行動代號為“和平之泉”)的目的是在土耳其內部的庫爾德人聚居區和敘利亞北部邊境的庫爾德武裝之間建立一個由土耳其控制但是還在敘利亞內部的35公裡的緩衝區,分割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力量和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併在緩衝區內安置350萬敘利亞難民。
張健博士認為,接下來的主要衝突可能會在庫爾德武裝力量和政府軍之間,ISIS可能也順勢崛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又回到2014年美國介入前的原點。
請您點擊收聽詳細的寀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