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肥胖?
醫學上來說,最常見是用BMI體重指數來給體重分類,計算公式是用體重(以公斤為單位)除以身高(以米為單位)的二次方,就以70歲以下的成年人舉例,正常體重為18.5到25,但因為華人相對高加索人,體格比較小,所以呢,針對亞洲人,儘量是寀用18到23這個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就屬於偏重,超過25,對於亞洲人就算是肥胖。
除了體重,腰圍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葠考值。對於華人來說,男性的腰圍要控制在90厘米之內,女性的腰圍在80厘米之內,作為疾病預防作用。
什麼是生酮飲食?
澳洲膳食建議我們macronutrients的大致比例,碳水化合物佔50%,脂肪佔30%,蛋白質佔20%。
生酮飲食的脂肪比例大約70-80%,10-20%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僅佔5-10%。
風靡好久的減重飲食法,其中低碳水高蛋白的飲食法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其中包括atkins阿特金斯飲食,常常會有人把這類飲食歸為keto diet生酮飲食法。
臨床上我們真正意義上的生酮飲食和低碳水高蛋白很不一樣,臨床應用中生酮飲食裡的脂肪提供了我們一天高達80%的熱量需求,1920年代,生酮飲食就開始被用作頑固性癲痫症的臨床營養管理。它的減重效果是近年來才被廣泛宣傳,科研領域對生酮飲食的長期研究成果目前還是比較匱乏的,所以長期做生酮飲食的安全性是沒有保證的。
生酮飲食效果如何?
短期生酮飲食被證實有減重效果,Yancy Junior在2005年的研究,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16週飲食榦預,每天的碳水限制在少於20克,糖化血紅蛋白下降了16%,體重下降了6.6%,最顯著的是甘油三酯的水平,下降了42%。
Santos教授的糰隊髮表的一篇系統綜述提到低碳飲食對於體重、血壓、血脂都有改善作用。
不同的研究報告,最多被提及的就是減重效果,而減重,尤其是減脂肪,帶來的就是接二連三的健康益處了,包括疾病預防和病情改善。
但目前仍沒有長期研究來證實安全性。

澳洲注冊臨床營養師APD Katherine Xi Lin Source: Supplied by Katherine Xi Lin
生酮飲食有什麼常見誤區?
臨床上,生酮飲食應用在頑固性典型患者的病情管理。
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只要你是在不吃碳水化合物,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和新陳代謝,又不影響你進行正常體育訓練;或者你需要降低體脂來進行某些力量訓練;又或者就是純粹不想運動。
生酮飲食是一種很需要自律的飲食法,否則間斷性或者短期生酮飲食的嚐試者,反而會增重長脂肪,還會對心血管帶來很大的壓力。
生酮飲食本身屬於一種不均衡的飲食,因為它限制了蔬菜水果和谷類的攝取,很有可能造成營養攝取不均衡。
生酮飲食需要肝髒大量工作分解脂肪,如果有肝髒方面疾病的人群,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蛋白質過高攝取也會增加腎髒的壓力。
生酮飲食的膳食纖維含量很低,容易造成便秘。
另外我們的大腦是依賴葡萄糖作來源的,限制碳水化合物,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思維不清晰和情緒不穩定。
生酮飲食還有一個常見問題——酮酸中毒。對於健康人群,又或者你是被評估後可以嚐試生酮飲食的人群,我們自身能夠分泌胰島素來防止酮酸水平上升到危險的程度。
如果要生酮飲食,該怎麼做呢?
生酮飲食最關鍵的是三大營養素的比例,可以通過專業的營養師幫你計算你每日的能量、蛋白質和脂肪的需求。
生酮飲食的脂肪比例大約70-80%,10-20%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僅佔5-10%。
如果你本身營養需求偏低,在計算後,你可能會髮現按照平時那樣吃蛋白質就夠了,根本不需要大口吃肉。
生酮飲食提倡的高脂肪攝取是不分脂肪種類的,不飽和脂肪和飽和脂肪的攝取量通常都很大。來自於堅果、種子、牛油果、橄欖油的不飽和脂肪是比較優質的,但是大量推薦的動物油脂、椰子油、棕櫚油、cocoa butter,就富含飽和脂肪,給我們帶來心血管風險,有研究表明生酮飲食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對於非淀粉類的蔬菜,本身就屬於低碳種類,胰島素指數也低,可以適量增加攝取量,來緩解和預防因為生酮飲食引起的便秘。
在酮症狀態下,水分代謝會加快,幫助消除水腫,補充水分,來預防體內水分和腸道水分不足的情況髮生。
簡單的來說,我們人體最適應的就是拿碳水化合物作為我們的能量來源,而生酮飲食是激髮我們身體另一個機制,通過肝髒來分解儲存起來的脂肪,來制造酮體作為我們的能量來源。
要讓我們的肝髒做到這點,每天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要少於20-50克,這是根據每個人每日營養需求來決定;此外還要限制蛋白質的總攝取量,以免阻擾整個過程;人體通常需要幾天才能完全進入生酮的狀態。
血酮和尿酮是比較常見和方便的檢測方式來輔助了解自己是否處於酮症ketosis。通常葯房就能買到試紙,在家自行檢測也可以,在其他國家,氣酮也是比較常用的檢測。通常健康人群的通體水平小於0.6mmol/L,如果你們在嚐試生酮飲食,酮體水平控制3.0mmol/L之內即可,過高就不適合減重,反而會增加飲食不均衡的風險。大家如果從要點購買自檢包,也要根據不同品牌上的葠考值,可能有小幅度的區彆。
糖尿病的患者,像是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末期患者,尤其是服用排糖葯,也就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特彆要小心酮酸中毒症DKA(常見症狀例子包括思緒不清、極度疲勞、果味口氣、惡心嘔吐、腹痛、呼吸困難等),還有特彆是EDKA,也就是血糖正常但是酮酸郤過高的症狀出現。兩者都是有生命危險的。
另外針對人群來說,孕婦、兒童是不建議的,而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到底真的是不適合你,還是要先諮詢自己的醫生和營養師,進行評估之後才能決定嚐試。
請點擊音頻收聽寀訪:
(此文代表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
【養生講罈】欄目為知識文化節目,努力提供正確可信的健康知識,但本欄目無法取代專業醫生的診斷及建議。病人的年齡、性彆、病史等情況各異,如有任何疾病請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正確的診斷與醫療併提出具體方案及處方。本欄目不承擔醫療或法律責任。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