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領導者表示,這有助於保護時裝和紡織行業近50萬名工人。
中國進口的服裝佔在澳大利亞銷售的所有服裝的75%,只有4%是本地制造的。
“澳大利亞制造”的銷售好轉是 COVID 期間小企業得以繼續經營的希望。
許多澳洲零售商在疫情期間由於封城措施而關門,再加上供應鏈中斷,業務成本上升了14%。
維奇·思科西斯(Vicky Skorsis)和她的兒子菲利普(Phillip Skorsis)在墨爾本經營一家服裝廠,為這裡的一些頂級品牌生產服裝。
今年已經70歲的維奇見證了澳大利亞紡織貿易的很多變化,但沒有什麼能比得上2020年冠狀病毒肆虐對她的生意造成的破壞:在大量訂單被取消後,她的企業蒙受重大損失。
這個家庭生意通過生產防護服在大流行中幸存下來,但COVID-19併不是該企業在過去37年中面臨的唯一挑戰。
READ MORE

九成澳洲人想减少依赖「中国制造」产品
由於在澳大利亞銷售的大部分衣服都是中國制造的,維奇的C-G-T Australia 公司是許多受到中國產品衝擊的本地制造商之一。
但是,菲利普說:“我們接到了很多想要澳大利亞制造的服裝的電話。我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接到了這些電話,他們說希望購買澳大利亞制造的東西,需要我們的幫助。”
(點擊上圖收聽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