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裡斯本北部城郊的一個小寺廟裡,錢德拉(Umesh Chandra)正在在禱告。這座不起眼的建築,建於1988年,是布裡斯本的第一個印度教寺廟。它在錢德拉先生的心中佔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
“噹時很艱難,我們常常儘可能的去租借一些場所,比如說一些社區禮堂,許多人就在他們的家中聚會,如果有人的家裡是雙車庫,那他們就會把那改裝成噹晚禮拜的地方。”
錢德拉先生創立了昆士蘭的印度教協會和州立多元文化委員會,在社區中打下了堅實的烙印。
2009年,墨爾本和悉尼針對印度社區的犯罪率突然猛增,一度引起了國際關注。昆州政府聘請錢德拉先生,來遏制緊張局勢的進一步升級。
“噹年事件從南部開始髮酵,昆州政府是唯一一個髮揮積極作用的政府,他們聘請我為印度學生聯絡官。我的職責就是同學生保持聯系,看看他們面臨著什麼挑戰,同時與警方也保持合作。”
在今年的國慶日,錢德拉先生被授予了澳大利亞勳章。他的名字陳列在包含837個穫獎者的授勳名單中,這份名單旨在認可那些作出卓越貢獻的普通澳洲人。
“機會平等” Image
患有魚鱗病的作家、演說家和活動人士芬德利(Carly Findlay)因她為澳洲殘疾人爭取權益而被授予了獎章。
從撰寫博客到共同主持播客,再到擔任墨爾本藝穗節的協調人員,芬德利女士的影響已遍布全國。現年38歲的她是墨爾本人。她希望能夠利用自己不斷髮展的平台促進更大的社會包容度。
“社會對殘疾人的總體期望偏低,需要提高。我們殘疾人佔據了20%的人口,我們需要穫得充足的、平等的機會,從而在工作場所,在這個社會上取得成就。 ”
“機會平等”也是原住民社區的開路先鋒,貝倫特教授(Larissa Behrendt)長久以來的奮鬥目標。她因在 原住民教育、法律和藝術領域的貢獻,而被授予了澳大利亞勳章。她的成績包括她葠與成立國家原住民電視NITV以及主管現在舉世聞名的Bangarra舞蹈糰。
貝倫特女士表示,她最可貴的成就之一,就是為臭名昭著的Bowraville謀殺案的受害者家庭聲援,包括制作與此相關的紀錄片《無罪背叛》(Innocence Betrayed)
演藝圈 Image
世界上最成功的澳洲鄉村歌手凱斯·厄本(Keith Urban)和出演電影《指環王》與《黑客帝國》的雨果維文(Hugo Weaving)也被授予了勳章。
肥皂劇《家有芳鄰》的女演員和變性人喬琪·斯通(Georgie Stone)是最年輕的穫獎者,她現年19歲,因為倡導變性人的權利而穫得認可。
每個勳章的背後都有一段獨特的個人故事,他們為這個國家和社區奉獻了一切。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本台記者為您帶來這些平凡澳洲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