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讓孩子更積極地居家學習 親子教育諮詢師支招

kids learning from home

Source: Getty Images/Imgorthland

新州因新冠疫情實施嚴格的封鎖措施下,就如何讓孩子們更積極快樂地居家學習,父母如何更好地管理親子關系中的負面情緒等問題,親子教育諮詢師給出了非常實用的建議。


要點

  • 家長可用慣例表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居家學習的規律生活制度
  • 豐富課餘生活可以讓孩子較少地把時間投入在電腦或遊戲中
  • 情緒是一種教養,家長合理管理情緒可以和孩子收穫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因為疫情管制,新南威爾士州的大部分學生會居家學習。不少父母對如何更好地安排孩子居家學習的問題絞儘腦汁。

澳大利亞國際NLP執行師、親子教育諮詢師、幸福家(Lucky Family Consulting)創始人Lucky Zhao就孩子居家學習和情緒管理給出了一些實用建議。

讓孩子更積極地居家學習

Lucky表示,此前,在悉尼(曾於2020年封城)和墨爾本封城的時候,有大量關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作息制度、學習效率等方面出現的問題,而家長可以對孩子居家學習提前做些準備,具體包括提前交流溝通、遵循慣例表和豐富課餘生活等方法。

她說:“第一件事情就是可能要跟孩子進行一個交流溝通。”

“這一次你打算怎麼樣來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怎麼樣能夠有效地運用自己的時間?我們可以跟孩子很尊重、很平等、很開誠布公地去聊這個話題,然後可以去問問孩子的一些想法。”

除了就居家學習問題進行溝通之外,Lucky表示,可以嚐試通過慣例表(Routine Chart)的方法幫助孩子居家學習。

她說:“我們可以幫助或者引導孩子,這個取決於孩子的年齡段,用所謂的慣例表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在家上網課也有規律的生活制度。”

“最重要的就是讓爸爸媽媽首先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制度,做孩子的榜樣,同時幫孩子建立好一個作息制度。”

Lucky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遵循校園學習的時間安排和作息制度,最好可以把家長的時間安排進行相應的搭配和調整。

她說:“就是孩子休息的時候,我們也有時間休息,和他們一起坐下來,放松一下眼睛,放松一下身體,吃一點東西,聊聊天。”

“一方面是我們自己需要休息,第二方面可以讓孩子比較好的勞逸結合,第三就是避免孩子一直在電腦上,一直在屏幕上。”

除了提前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及遵循居家學習慣例表之外,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也非常重要。

Lucky說:“除了學校的這些學習和作業完成之後,我們可以增加一些孩子的業餘生活,安排的活動更豐富一些。”

“例如做一些家務活,自己的內務整理,幫助一起準備晚餐等,跟爸爸媽媽一起進行一些益智遊戲,甚至我們可以去跟孩子進行中文閱讀、英文故事,文字遊戲、家庭益智遊戲等都可以。就是豐富他的這些活動。”
噹孩子感受到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的時候,他可能就會比較少的感覺到無聊,那就會比較少的把時間投入在電腦或者遊戲噹中。

更好地管理“髮火”等負面情緒

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居家工作的父母需要同時照料孩子的學習生活,這期間出現負面情緒在所難免。

親子教育諮詢師Lucky表示,明確情緒是一種教養的概念認知,家長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收穫和孩子間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澳大利亚国际NLP执行师、亲子教育咨询师、幸福家(Lucky Family Consulting)创始人Lucky Zhao
澳大利亞國際NLP執行師、親子教育諮詢師、幸福家(Lucky Family Consulting)創始人Lucky Zhao Source: Lucky Zhao
她說:“情緒是一種教養,就跟我們教養孩子你要有好的習慣,你要有好的品質,其實情緒也是一種教養。”

“我們人都是有情緒的,我們的情緒也會分很多種,其實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它不同的情況下,以及我們有這種情況之後,所使用的處理這些情緒的方式以及對他人的影響,就會產生不同的所謂的正面或者負面(情緒)。”

“噹我們意識到這(情緒管理)是對孩子的一個最好的教養的時候,噹我們意識到,孩子要學習如何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噹彆人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如何用更合適的方法調整自己,影響他人,達成一個有效合作的時候,那我們就認為說,其實情緒很難管理,但是我需要去學習,需要去刻意練習的事情。噹我們有這種意識的時候,家長就已經不那麼容易有情緒了。”
作為小孩子,孩子的情緒反應就會比我們大人更敏感、更激烈一些,反而這時候你要做一個好的榜樣去幫助他。
然而,人非聖賢,人們往往難以避免自己的情緒表達。Lucky表示,如果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而髮火了,家長仍然可以將其轉向正面。

她說:“如果已經髮火生氣了,那麼沒關系,只是不要在這個火和氣頭上不斷地‘澆油’和‘添柴’,避免使它‘災難化’。”

“噹我們髮完火了、生氣了之後,不要讓它這個事情過了就過了。我們應該平靜下來以後,可以去找孩子溝通。”

“比如噹我髮火或者生氣以後,噹我平靜之後,我就會找到孩子們說,‘對不起,我剛才的確是不應該這麼大的聲音跟你講話,態度也不好,我向你們道歉’。”

“這樣的道歉不是說我是裝出來的,是我真正意識到在這件事情上,即使他們做得不好,我也有我部分的責任。”

“噹我們比較能夠謙和,比較能夠真誠地去面對自己的時候,反而這個可以引起孩子的一些自省和自責。他們就會比較主動積極地說,‘哎呀,其實媽媽沒關系哈,剛才我們也有什麼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他們有時候就會來抱抱我、親我一下,或者說‘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等等來安慰我。”

“在這個互動噹中,我們本身看到的是一個不開心的局面,可是噹我們結束之後,可以重新跟孩子連接,那麼這裡邊收穫的是更多的彼此的理解和信任,收穫的是更多的關系的增進。”

(本文為嘉賓給出的一般性而非具體個案建議,儘管葠考。如果你想穫得與你的情況相關的準確建議和信息,請向專業人士具體諮詢)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