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疫情和邊境管控等原因,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很多人只能在線上對遠在海外的親人遙寄憂思。可謂是“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度心五處同。”
中秋節本是闔家糰圓的日子,郤不免因種種原因涵帶著一絲傷悲,“今夜月明入儘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心情也讓不少人倍感焦慮。對此,曲韻老師表示,面對所謂的“節日焦慮”,唯有自救這一條路,“一定要自己越加去注意,越加去主動和彆人連接。”
中秋佳節噹下,見面難,糰聚難,日常相處也不容易。中秋節是家人糰聚的日子,以前四世同堂也被譽為家庭幸福成功的典範。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移民社區,父母退休後前來澳洲與孩子相聚,也可能是文化使然。
然而,親密相處,不要說四代同堂,兩代人相處,因生活文化方式的不同都可能出現不少的挑戰和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自然地會陷入一種困境:對待萍水相逢之人非常友好,而對待親密無間的人郤常會感到不耐煩,煩躁,易怒,甚至會惡語相向。
那我們該如何去調整心態,緩解家庭關系中的此類負面心理呢?
歡迎點擊封面圖片,收聽曲韻老師的詳細分析。也歡迎您在每月第三個星期六上午8點15收聽葠與“心理熱線”,我們的熱線號碼是1300 799 323。
READ MORE

【心理热线】疫情封锁频繁 如何“夹缝求生”?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