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 曼尼克.加德勒(Manik Gadre) 剛開始其在幼兒教育行業的職業時,關於如何對待有創傷的幼兒,尤其是來自難民背景的幼兒的討論很少,而且意見不一。
她說這是沒人願意談論的問題,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把改變這種狀況設立為自己的職業目標。
加德勒女士說:“人們通常不認為一到六歲的孩子會遭受創傷,而如果他們沒有適噹的照料,可能會導致在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心理健康問題。”
要點
- 幼教工作者需要專業知識與有創傷的兒童打交道
- 有移民背景的老師或可更好地提供幫助
- 克服語言障礙可以讓幼兒學生感到更舒服
加德勒女士目前在新州的職業技術學校( TAFE New South Wales )教育下一代的兒童保育人員,該門課的名稱是“創傷告知護理”(trauma-informed care),以確保他們能夠更好地識彆和應對來自難民背景的兒童的創傷。
許多抵達澳大利亞的難民未滿18歲,其中大部分是幼兒。
在移民到新南威爾士州的那些人中,其中四分之三最初定居在悉尼西區。加德雷女士說:“這就是為什麼要在那裡設立課程,併認識到這個社區的獨特需求。”
她說,“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例如現在街上有一輛救護車,併且鳴警笛,受過創傷的孩子可能會將它與戰時警笛聯系起來,對我來說,這只是外面的一輛救護車,但它可能讓這個孩子有所觸動,他們可能做出一些努力保證自己安全的行為。”
澳大利亞兒童基金會的C-E-O博士Joe Tucci 說,至關重要的是,早期的育兒工作者被教會如何識彆孩子是否遭受過創傷。他說:“與青少年和成人相比,幼兒的創傷表現不同。其中一些表現包括社交能力差,進食或睡眠困難,過於活躍或缺乏反應能力。”
TAFE NSW 畢業生Ebenezer Akomeng 現在是西悉尼Woodville Alliance的幼兒教育者,他的學生中,許多幼兒來自移民背景,還有難民兒童。因為他自己來自加納,可以利用自己作為移民的經驗來更好地了解和幫助可能正在遭受創傷的兒童。
Akomeng先生舉例說,有個男孩在教室鬧起來了。他介紹說:“孩子來自和我相同的背景,我知道非洲人用一塊布把孩子背在背上,這讓孩子覺得很放松,我噹時雖然沒有一塊布,但是我將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之後,把他放在了我的背上,他就鎮定下來了,我帶他離開教室裡的其他同學,和他玩了約10到15分鐘,他就感覺好了,然後我再將他帶回了教室。”
對於即將進入TAFE的最後一年的Sarita Shrestha,她熱衷於確保每個孩子都得到支持。這位尼泊爾出生的老師說,她工作時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語言障礙。在合適的情況下,她會使用自己會說的語言:尼泊爾語和北印度語與一些孩子交流,她還學會了手語。Shrestha女士說:“即使最小的手勢也可以使孩子或家庭感到更舒適。中文我則學會了說你好。”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