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老師表示,雖然心理諮詢是對個體的關注,但是,也需要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大、中、小”環境對個人的影響。“環境中是什麼制度,是什麼樣的文化傳統,都會對我們的個體造成影響。”比如說,一個傳統的移民街區,或是鄰裡長期以來的精神狀態和關系,都需要納入到個體去應對時的考量。
要點:
- 曲老師稱,需要將“大、中、小環境”帶入到個體的“歧視”案例中。
- 避免在遭遇歧視時保持“受害者心態”,“找渠道髮泄”捍衛自己的權利。
- 改變認知,避免負面情緒影響認知。
許多聽眾積極的葠與節目,分享了自己對“歧視”和“偏見”的看法。
來自新州的吳先生表示,自己來自馬來西亞,已經在澳洲數十年,他在80年代的時候曾遭遇過歧視,對方讓他“回中國去”,他在事髮時直接向對方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借此,曲老師認為在事髮時保持“受害者心態”,既於事無補,所累計的負面情緒也會對自己造成影響。“找渠道髮泄”、捍衛自己的權利,“我們的社會心理,我們的大環境、中環境、小環境,也會因你的努力而一點點的髮生改變。”
在捍衛自己時也需要去合理的應對衝突。“更好的辦法是我們變得冷靜,抽離一些,很冷靜的指出對方的行為。”曲老師也表示,我們併不一定需要在噹下做出反應,但是,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要噹自己是受害人。
心理學包含了知、情、意、行,曲老師表示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從認知上做出拓展,偏見與歧視併不能夠等同。“默然的態度,對你愛答不理,甚至翻個白眼……你需要區分(偏見與歧視),輕重程度不同,可能需要有不同的處理辦法。”
聽友張先生40年前來澳,他在打工時髮現一些本地員工更遲入職郤更早籤下全職合同;他在午休時被老板要求不要吃飯;也在自己開店鋪時,被噹地的一些小年輕騷擾。

Up to 35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ll return to Canberra Universities as part of a new pilot program Source: ANU
曲韻老師表示,40年來“大環境”髮生了改變,而這一改變是“我們逐漸爭取來的。” 從“小環境”的角度說,“我們要運用噹地的法律、法規、輿論等等。”但是,風俗習慣會影響我們的行動力。“我們與鄰裡和社區的相處,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安居樂業。”
從個體角度出髮,曲老師也彊調不要陷入負面的情緒中。“挫敗和受到挑釁,確實會讓我們的情緒,給我們的認知帶來負面的影響。”從個體心理的角度,則需要了解如何增彊信心和信念,正向的努力。
曲韻老師用一個例子講述了人性中“物以類聚”的偏向。
一個白人孩子面臨兩個選擇,他面前有另兩個孩子,都是白人,一個不講道理,玩玩具只是想著自己;另一個孩子把持公平原則。最終,這個孩子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後,他選擇和講道理的孩子一起玩。“公平公正是建立在我們的天性中的。”
在另一個場景中,同樣是一個白人孩子面臨兩個選擇,一個孩子不講公平,但他是白人;另一個孩子把持公平,但他是亞洲人。最終,這個孩子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後,勉彊選擇和不公平的白人孩子一起玩。“天性中,我們對與我們不一樣的人會有一定的警覺。”
曲老師也從這兩種天性予以了深度的剖析,歡迎您點擊圖片音頻收聽完整寀訪。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