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聽課時需靠手機應用程序翻譯、IT專業的留學生竟不懂怎麼用電腦或U盤……
ABC週一(5月6日)晚的《四角方圓》節目講述了在不斷擴招留學生背景下,許多大學中存在的教育問題,部分學校甚至為了招更多的留學生而榦脆免除了入學時的英語要求。
READ MORE

ABC揭澳洲部分大学乱象:为招更多留学生 免除英语要求
對此,莫納什大學人文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碩士專業的主任顧鑫博士認為教育行業“過度產業化造成過剩髮展”,尤其針對ABC節目中所提到的諸多問題,
顧鑫博士表示,問題“太多了”。
硬件設施建設、師資不穩定、過度追求產業增長,是顧鑫博士指出的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體系現存的三大問題。
她提到一個數字,約60%以上的大學老師屬於臨時工(casual)用工制,一名老師大約要帶30名左右學生,而十年前可能是1:20,這些都是由於留學產業過度擴張所帶來的。
與此同時,聯邦政府在2017年對大學經費的削減也更加劇了這種擴張。
2017年5月的聯邦預算案中,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削減大學經費的方案,包括容許大學加學費、削減撥款和收緊學生借貸制度HELP等。
顧鑫博士分析,在這種背景下,很多大學自然選擇多招能支付高學費的留學生,她甚至認為聯邦政府噹時的這個決定才是造成如今大學問題多多的根本原因。
READ MORE

上大学要更贵了? 你需要知道的澳洲大学拨款变化
事實上,根據聯邦教育部數據,今年2月注冊入學的國際留學生超過58萬人,約為2014年底(25萬)的2.3倍之多,而這些留學生中約三成來自中國。
那麼學生們對這種現狀是何觀感呢?SBS普通話節目記者正在尋求部分留學生的看法。
作為一名具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講師,顧鑫博士講述她所了解到的學生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的觀感。
她說,身為老師的“壓力比較大”。
在顧鑫所教授的班級裡,中國學生遠遠多於本地學生已成為很普遍的情況,留學生們遠渡重洋郤髮現根本沒有機會和本地學生互動,期望值大受影響。
“我與他(學生)是維系他與主流社會的唯一紐帶。” 顧鑫博士如是說。
而作為華裔學者,她更多地關注到了中國留學生這個群體中積極的一面,比如學生們會結成小組一起商討怎樣適應現狀、提高英語水平,而隨著中國文化產業的髮展,很多中國留學生的訴求在近五年髮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顧博士表示,從移民澳洲變成了求學回國就業的變化“在澳大利亞教育系統裡還沒有被關注到”,“還是把中國學生和印度學生放到一個籮筐”,而其實這種變化直接關系到大學的課程設置,應該被予以重視。
與此同時,她更呼籲能讓學者更多介入招生環節,因為現在的招生糰隊“既不很準確描述專業,也不能很好地判斷面試的學生是否具備相關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