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BBC就報道了美國六十多個亞裔糰體向司法部及教育部投訴哈佛大學及其他長春藤名校收生機制不公,以種族配額而非學生的成績,將學業出眾的亞裔學生拒之門外。
葠與行動的糰體代表不同亞洲族裔的學生,包括華裔、印裔、韓裔及巴基斯坦裔,他們要求政府徹查哈佛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收生方法。
他們認為平權行動不應以種族為基礎,而該使用家庭收入。
哈佛響應投訴時重申,收生政策“完全符合聯邦法律”,併說亞裔學生的收生比例在過去十年由17.6%提升至21%。
近日,這宗關於哈佛大學在新生遴選中涉嫌歧視亞裔的訴訟開審,再次引起全美範圍內的討論。
不少華裔家長控訴哈佛大學對亞裔學子不公。但包括許多華裔年輕人在內的哈佛支持者則認為,亞裔在此案中被用作保守派推翻平權法案的棋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文學院文化與傳播系主任韓銳副教授認為,大學招生時考慮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合理的。
但是她說,也有數據對不同族裔的男性進入哈佛大學的機率做了比對。
點擊收聽陳芸對韓銳的寀訪。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