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的同性婚姻:華人媽媽親述孩子的出櫃經歷

Chinese Mom Wang give her three advises about coming out.

Source: Supplied

一位華人媽媽的同志兒子在悉尼和伴侶終成眷屬,這位這位母親講述了孩子向自己出櫃的故事,以及她從糾結掙扎到釋然接受的心路歷程。


在悉尼悉尼生活多年之後,他終於和自己的同志伴侶終成眷屬,在10月17日古董婚禮。

聽到兒子要結婚的消息,王媽媽也早早來到悉尼,希望能在自己孩子的婚禮上搭把手幫個忙。她現在和兒子的伴侶關係很好,計劃結婚後帶他們回中國的老家串串門,認認親。

孩子出櫃,內心難以接受

然而,五年前自己的同志兒子向王媽媽出櫃時,她的內心是抗拒的。“​​我的頭一下就蒙了,感覺天塌了!這種都沒聽說過的事情怎麼能讓我遇上呢!”

王說無法接受自己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她說:“兒子從小上學沒讓我操過心,在國內上的是好高中,出國後考上悉尼大學工程系,那麼難學的專業順利畢業,隨後就考過英文四個七,拿上PR後,就把他爸和他弟弟都申請拿上了PR。這個處處給我身上貼金的兒子,怎麼會是同性戀呢?!”

王媽媽認為兒子是在國外被“帶壞了”,於是她來到悉尼,心想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改變過來”。王媽媽和孩子進行了深刻的個性,希望他能娶妻生子,傳宗接代,好讓自己抬頭做人。然而,孩子的性取向自然無法改變。
Two Asian men brushing their teeth
Coming out as bisexual is one thing, but learning to address your internalised racism can be confronting. Source: Getty Images
失去孩子,還是接受孩子?

大吵一架後,王媽媽把孩子趕出了家門,還說了句氣話:“你去跳海吧!我沒你這個丟人現眼的兒子!不要讓我再見到你!”

王媽媽把孩子趕出去家門之後,一天一夜都聯繫不上,家人像瘋了一樣到處去找,還去曾經帶自己去過的海灘邊找,就怕孩子真的跳海了。整整一天一夜,王媽媽卻像過了幾年。

那時,王媽媽就想:“我就想到底是要一個同性戀的兒子?還是失去這個兒子?”

王媽媽說,自己找到兒子後,擁有她不敢再鬆手,只怕鬆手後就再也見不到孩子了。

回國之後,王媽媽不敢和任何人講,覺得太丟人,還辭退了好多職位。她和孩子爸爸商量說,是不是老家祖墳出了問題,花了十萬元請風水先生來幫忙,結果自然只是白花錢。

同志親友會,認識性少數群體

王媽媽的兒子是個很孝順的孩子,擔心王媽媽一個人在家想不開,就讓他的幾個同學輪流來陪伴王媽媽。其中有個同學給她介紹了中國的同志親友會,參加了幾次活動之後,逐漸認識了性少數群體,心結才慢慢打開。

隨著對性少數群體的認識不斷深入,王媽媽越來越感到自己有責任幫助其他的同志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幫助更多的同志孩子做真正的自己,也幫助更多的家庭接受自己孩子是性少數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

王媽媽也成為了很多同志孩子的“媽媽”,她說自己對同志孩子有特殊的感情,親切地稱呼每一位來找她幫忙的同志為“孩子”。地方,就讓他們自己的家;遇到有孩子通過各種方式找到她,王媽媽都會通過微信認真勸導,幫助他們。
Taiwan marriage equality
Same-sex activists hug outside the parliament as they celebrate the landmark decision to become the first place in Asia to legalise gay marriage. Source: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SAM YEH/AFP/Getty Images)
向華人父母出櫃的三點建議

王媽媽結合自己和周圍朋友的經歷,給性少數群體向華人父母出櫃提供了三點建議。

首先,要出櫃自己必須很堅定。王媽媽介紹說,這是一個大人和孩子較量的過程。大部分華人家長都不會接受,將會要求孩子去相親,希望能改變孩子。當家長意識到性取向是不能改變的,才能自己改變。

第二,出櫃要學習。對於父母而言,出櫃是一個逐漸學習的過程。很多華人父母都不知道性少數群體是什麼,如果孩子能在出櫃前有一個鋪墊的過程,讓父母逐漸了解學習,這樣出櫃時才不會有太多的意外,父母更容易接受,也不會有任何的衝突。

第三,出櫃要越早越好。很多華人家長都會為自己的孩子計劃,某些說買房,結婚,如果家長早一些知道孩子是同志,就不用白花力氣和錢財給孩子找對象。而且家長在年輕的時候接受程度相對較好,等到家長年齡大了再向他們出櫃,說不定將會帶來健康問題。

王媽媽還想對父母說:“我們的孩子們在自我認同的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過程中,已經歷了太多太多的不容易,我們作為他們的親生父母,我們都不接受他們,不理解他們,別人能接受?能理解他們嗎?”

王紅秀媽媽將於10月26日在澳紐彩盟ANTRA舉辦的“出櫃工作坊”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如果讀者需要幫助可消除自殺干預熱線Lifeline 13 11 14,或回撥服務1300 659 467,兒童幫助熱線1800 55 1800(25歲以下)。更多有關心理健康的信息請訪問Beyond Blue。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