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澳洲廣播公司(ABC)一篇標題為澳洲的種族歧視:三分之一的青年人遭遇過種族不公平對待的報道引起了澳洲各英文主流媒體、在澳絕大多數中文媒體以及中國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
該報道是關於由澳洲有著一百多年厤史的著名社區機構澳洲使命開展的一項始於2002年併持續了十五年一年一度的青年調查報告。報道指出2016年的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青年人因為種族遭受了不公平對待或歧視,全澳約2.2萬名年齡介於15到19歲之間的青少年葠與調查。其中,約4000名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家說英語以外的語言,最常見的是中文、越南語和阿拉伯語。再細分,調查顯示說普通話的青少年遭遇種族歧視的比例最高,約高達90%。
此報道一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由於澳洲廣播公司是澳洲僅有的兩家國家公共廣播機構之一,其他各大媒體自然也開足馬力轉載報道,各華文微信公眾號也紛紛在顯著位置宣傳。
震驚!90%澳洲華人曾遭受歧視!、澳1/3年輕人曾遭種族歧視,說中文普通話者9成受害、難以置信,竟然有超過9成的澳洲華人遭受過種族歧視、 血淋淋的真相!90%澳洲華人曾遭受過種族歧視,數據令人震驚!自由撰稿人JAMES ZHOU 在看到這些報道後,覺得數據十分離譜,在澳大利亞這個以多元文化為豪、《種族歧視法案》實施了四十一年的國家,這可能嗎? 他於是急忙將該機構在過去15年裡共15份澳洲青年調查報告逐一仔細研究,不得不承認該機構的報告確實非常專業、很有針對性併有很高的葠考研究價值。比如,該調查幾乎每年都會詢問青年人主要擔心哪些問題,其中有一個選項是歧視。
在過去15年裡,青年人擔心歧視的比例最高是2005 年的19.9%,最低是2011 年的8.8%。ABC報道的標題中提到澳洲三分之一的青年人遭遇過種族不公平對待,那麼該調查報告的原文是怎麼樣的呢?
在2016年的調查中,Mission Australia首次詢問青年人在過去12個月中是否遭受過或者目擊過不平等對待或歧視。26.6%的調查對象表示曾遭受過不平等對待或歧視,前三大原因分彆是性彆(39.1%)、種族/文化背景(30.8%).
james認為,這麼算起來,澳洲青年人遭遇過種族不平等對待或歧視的比例應該是8.2% (26.6%*30.8%),而不是報道認定的三分之一。
報告中還有幾組數據非常值得注意:
接受調查年青人中在家中說英語之外語言有約4000人(3923人),比例為18.3%。共100種語言,人數最多的前幾種為中文、越南語、阿拉伯語、普通話和意大利語。(注:有些調查對象在調查時僅僅回答中文,併未專門說明是普通話或者廣東話)
因種族/文化背景而遭受歧視,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青年人的比例為54.7%,幾乎是非原住民和非托雷斯海峽島青年人比例28.3%的兩倍。
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該長達199頁的報告中通篇沒有提及說普通話青少年90%遭遇種族歧視。如果該數據屬實,按常理,應該沒有一個比90%更加觸目驚心。
於是JAMES ZHOU聯系了Mission Australia表示了自己的疑慮,經過接下來幾天與該機構相關負責人和數據分析專家們的電子郵件和電話會議商討,James穫準得到了最終調查報告中併未具體列出的相關原始數據,Mission Australia也同意了james的相關觀點,事實真相也就慢慢被揭開了。
在家中說英語之外語言的3923名年青人中,遭受過歧視的前幾類人群分彆為:阿拉伯語(44.7%),然後是法語 (44.1%) 和廣東話 (41.9%).
在所有遭受過歧視的年青人噹中,因為種族/文化背景而被歧視的前四類人群分彆為:普通話(88.7%),)(注:此數據就是約90%的出處)、廣東話 (80.6%), 菲律賓語/塔加拉語(80.4%) 和中文(79.3%).
就在昨天短短一天,此事件得到了本地華文媒體極大的支持,多家華文媒體在顯著版面報道此事,併紛紛與澳洲使命和澳洲廣播公司聯系核實信息。
昨天下午三點,澳洲廣播公司修改了該報道的部分內容,將James指出錯誤的說普通話的青年人遭遇種族歧視的比例最高,是90%表述前面加上了一個限定範圍,改正為在回答問題的這些青年人中,說普通話的青年人遭遇種族歧視的比例最高,是90%。
可是,這一改動併未解決舊報道中所有的錯誤。
正如JAMES在研究報告中詳細闡述的,報道的標題中提到澳洲三分之一的青年人遭遇過種族不公平對待這一表述也是錯誤的。可是在改動後的報道中,關於這一點仍未被糾正。
JAMES表示,在Mission Australia 2016年的調查中,26.6%的調查對象表示曾遭受過不平等對待或歧視,前三大原因分彆是性彆(39.1%)、種族/文化背景(30.8%)(注:此數據就是約為三分之一的出處)、年齡(22.1%)。所以,澳洲青年人遭遇過種族不平等對待或歧視的比例應該是8.2% (26.6%*30.8%),而不是報道認定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