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悉尼晨鋒報一篇名為《研究髮現:考HSC選擇語言科目不利得分評級》(“ ATAR scaling wiping out HSC languages, study finds")的文章分享了一項長達五年的研究,研究指出,學生的Scale marks得分評級併不是1他們的考試分數,而是取決於他們在其他科目的表現。
併指出語言科目的選擇和孩子家庭的社會經濟指數有關系。
比如,學習西班牙語初級班的孩子通常是上精英中學或非政府學校,學習西班牙語高級班的孩子則大多來自工薪階層的政府學校。而通常學高級語言班的孩子最後在ATAR裡面得到的得分評級要比學初級班的低,因為前者的數學和英語成績不夠好。
研究者認為,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學生們不會踴躍選擇語言課程。
來自新州中文教師協會的負責人徐凡老師認為,要鼓勵孩子們多學習語言,併且不該以考試為目的,而是為了掌握一種技能。與此同時,徐老師也指出,新州的中文課程讓學生們開卷有益。她還鼓勵華人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學中文,不要等到11年級才為了考試而選擇學習中文。
首先,徐凡老師談到她對這篇文章的理解:
本節目為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