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芸髮現自己青春期的女兒突然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回家都要求老爸給自己講解題目,還要求去書店買很貴的數學教科書。難道是叛逆期的女兒通過這樣的途逕挑戰權威?
女兒解釋說,自己的數學老師教的一些解題方法總是太繞,學生詢問後也提供不出其它的方法,老師說自己在大學主修的是音樂的教學方法,併不是數學!
澳大利亞教育研究委員會(ACER)最新調查表明,澳大利亞7到10年級的老師中,四分之一的老師教的學科不是自己的主修學科,11到12年級中有15%的老師在教非自己主修的科目。雖然他們可能輔修過自己目前教的科目,可是併沒有具體學習過這些科目的專業教學方法。
一位已經有26年教學經驗的老師Anna說,自己原本在教師培訓時主修的是語言教學法,可是在工作中教了26年的地理。其中還有15年也帶音樂課。可是Anna開始根本不認識五線譜,她必鬚找人輔導後才能上課。
這樣荒誕的安排是怎麼形成的?
《悉尼晨鋒報》http://www.smh.com.au/national/education/teachers-burning-out-as-they-take-on-classes-outside-expertise-acer-report-20170422-gvqi08報道了這一調查。該調查顯示,在澳大利亞,科技人才從事科技相關職業,遠比做科技學科的老師拿錢多。比如IT、數學、工程專業的學生,出來做工程師等職業,比在高中教工科待遇要好。所以澳洲科技類的老師緊缺。
在7到9年級中,社會經濟狀況較好的學校有22%的老師跨科教學,狀況不好的學校這一數字達到31%。偏遠地區學校41%的老師都是跨科教學,城市學校比例為24%。
這樣的安排不僅不利於學生,也給老師的心理健康帶來隱患。老師們為有信心教自己不熟悉的科目和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需要花很多時間準備,精神壓力因此很大。有些老師甚至需要吃解壓葯物。這些被迫跨科教學的老師往往對教學產生倦怠而離開教育領域,導致人才流失。
您身邊有音樂老師教數學的情況嗎?或者您自己就是一名了解情況的老師?歡迎給我們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