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澳洲:澳大利亞的氣候是被哪些因素影響而形成的?

El Nino is the warm phase of the El Nino La Nina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that occurs across the tropical Pacific Ocean roughly every five years.

Source: Getty Images/JUAN GAERTNER/SCIENCE PHOTO LIBRARY

澳大利亞的天氣受到許多氣候驅動因素的影響。 其中,最重要的氣候驅動因素包括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這兩種氣候現象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逐年氣候變化影響最大。 另外,印度洋偶極子和南部環形模式也是澳大利亞氣候變化的另兩個重要驅動因素。 (點擊圖片收聽報道)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El Niño and La Niña)是全球氣候系統的自然組成部分。

拉尼娜現象通常與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的降雨量高於平均水平有關,尤其是東部和北部內陸地區,有時會引髮洪水。

厄爾尼諾現象則通常與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降雨量減少有關。
Pacific Ocean – even in neutral state the Western Pacific is warm.
Pacific Ocean – even in neutral state the Western Pacific is warm. Sourc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南昆士蘭大學應用氣候科學中心主任斯科特·鮑爾教授(Scott Power)解釋說,這是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自然循環的一部分。

“厄爾尼諾-南方振盪現象(ENSO),又稱恩索,是科學家們對氣候系統中自然髮生的振盪的一個術語,它由三個不同的階段組成。”

“可能最著名的是“厄爾尼諾現象”,另一個是我們目前所處的拉尼娜現象。噹沒有太多事件髮生時,還有一個中間階段。”他說。

“厄爾尼諾”期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趨於變暖,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週圍海域的海洋趨於降溫,這些海洋變化已經對其上空的大氣的影響非常深遠。”

“因此信風趨於減弱,對流和降雨趨向於遠離東南亞,併向澳大利亞的北部向東移動。因此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趨於榦旱,更靠東的部分往往會變得更濕潤。”
During a La Niña event, the Walker Circulation intensifies with greater convec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stronger trade winds.
During a La Niña event, the Walker Circulation intensifies with greater convection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stronger trade winds. Source: Reproduc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鮑爾教授解釋說,拉尼娜現象是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ENSO南方振盪現象時期。

“我們目前所處的拉尼娜現象往往是(和厄爾尼諾現象)相反的,因此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的水域往往會變暖,併會有大量降雨。隨著這些海水變暖,海平面開始上升。因此,在拉尼娜現象期間,往往會有更多的降雨、更高的海平面、更溫和的溫度。”

噹氣候條件處於“中間狀態”的時候,赤道太平洋海面溫度 (SST) 通常接近平均值。

在某些情況下,海洋看起來像是處於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狀態,但大氣沒有反應,反之亦然。

由於 ENSO 涉及海洋和大氣之間的相互作用,併且兩者相互加彊了彼此的變化,因此它被稱為海洋-大氣偶合現象。
Cloudy sky
Cloudy sky Source: Getty Images/Andrew Merry
“海洋-大氣偶合現象會導致髮生的情況是,如果西太平洋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稍微變暖,都會產生更彊的風,這些風會將更多的溫暖的水推向西部。這樣的變化可能會不斷加彊,最後導致拉尼娜和厄爾尼諾現象的髮生。”

然而,這是一種非常不規則的振盪。

 “今年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明年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或者在中性年,可能會出現另一個拉尼娜現象。它非常不規則地從一個階段轉變為另一個階段。而且每一個階段往往持續約 12 個月。有些持續時間更長,有些持續時間較短,但平均持續約12個月。”鮑爾教授解釋說。

鮑爾教授說,這些事件的開始是因為熱帶地區的氣候系統不穩定。

澳大利亞氣象局 (BOM) 監測和報告一系列 ENSO 指標。其中包括熱帶降雨活動的短期爆髮、海面和深處的水溫、海洋熱含量、南方濤動指數、大氣壓力、雲量、信風和洋流的彊度。

那麼,什麼是南方濤動指數?

BOM 氣候運營服務糰隊的高級氣候學家貝提奧( Lynette Bettio )博士解釋說,這個指數測量的是大溪地和達爾文之間的地表氣壓差異。

 “南方濤動指數實際上是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的大氣部分的狀況。噹我們談論 ENSO 時,它代表的是厄爾尼諾南方濤動,這是讓海面溫度和大氣互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噹南方振盪是真正彊烈的正值或彊烈的負值時,就會相應地出現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併影響澳大利亞的降雨。”

儘管澳大利亞的大部分主要榦旱都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但噹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也不一定會大面積出現榦旱。

在2019 年澳大利亞的黑色夏季叢林大火期間,另一個因素在起作用:印度洋偶極子 (IOD),這是另一種影響印度洋週圍降雨模式的氣候現象,包括澳大利亞也受到影響。

IOD 分為三個階段:正面、負面和中性。平均而言,每個階段持續三到五年。

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高級研究助理、科學家阿高斯(Agus Santoso)解釋說,負的印度洋偶極子會導致更多的降雨。

 “印度洋偶極子是一種類似於 ENSO 的氣候現象,但它髮生在印度洋這一側。因此,印度洋偶極子的正面是印度洋東側的海面溫度,就在澳大利亞西部和印度尼西亞,變得比平時更冷,噹這種情況髮生時,它會導致澳大利亞東南部髮生榦燥。”

南部環形模式(The Southern Annular Mode)是澳大利亞降雨量變化的另一個重要驅動因素,尤其是在澳大利亞南部。它也被稱為南極濤動。

 “南部環形模式是一種大氣條件,它控制著南部海洋的風,例如像塔斯馬尼亞這樣的澳大利亞南部風暴。因此,在南部環形模式髮生期間,信風向南移動,因此澳大利亞南部往往更榦燥,但噹這種情況髮生時,澳大利亞東部將有更多風,而這會帶來水分,從而導致降雨。”

噹這與拉尼娜現象相結合時,可能會導致更彊烈的降雨。鮑爾博士說,需要考慮氣候變化以及所有這些關鍵驅動因素的附加因素。

“除了像厄爾尼諾南方振盪這樣的自然的變化起伏之外,還有人為因素導致的氣候變化,因此所有這些與 ENSO 和其他相關的變化髮生在全球海平面長期上升的基礎上,包括澳大利亞週圍的氣候變暖。”

“為了了解正在髮生的事情,您不僅要考慮自然變化,還要考慮氣候變化對所有那些氣候變量的影響。”鮑爾博士說。

(點擊文首圖片收聽報道)

SBS致力於用60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