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在悉尼舉行的Fine Food Australia中,來自塔州的主事高檔西餐(Fine dining)的華人廚師李凌達(Neil Li)一舉拿下年度最傑出廚師獎(The Most Outstanding Chef Year)。
這距離他作為一名工商管理碩士留學生、第一次長居澳大利亞剛好十年。
十年前,Neil離開家鄉上海,也離開了媽媽和奶奶做的美味飯菜,只身來到塔州讀工商管理學碩士。
Neil說,“沒人給我做,我又比較喜歡吃”,於是他從愛吃一族向動手一族開始轉變,與此同時,他很快找了一份炒面店的工作,從切菜開始學。
來澳一年,Neil徹底放棄了大學裡的會計課程,正式去TAFE學習烹飪(cookery)。
說起噹時為何會從讀會計轉成讀廚師,Neil回憶說:“過了一段日子髮現自己對烹飪比較喜歡,學得還挺快,有點天賦。”
這位廚師用自己的手藝和品位證明了對自我“天賦”的判斷。
9月的這次比賽是Neil第一次拿到個人大獎,正如他往常所彊調的那樣,在西餐中融入中餐的理念,是讓他致勝的法寶。

Neil Li Source: provided by talent
這是他在比賽中的作品之一。
前餐:
冷煙熏三文魚,三文魚慕斯,蘋果珍珠與三文魚魚子醬,脆橘榦,墨魚汁脆餅,芥末蛋黃醬,紅甜菜醬。
這道餐使用了西方對三文魚的處理方式和日式的芥末醬搭配產生的視覺和味覺的雙重衝擊。

Neil Li's works Source: Neil Li
主餐:
蒜香牛眼肉,醬香牛仔骨,秘制洋蔥與花椰菜醬,碗豆醬,土豆泥,黃金面包炸,時令蔬菜。
此菜把中餐中常出現的2個牛肉味道用西餐的處理方式呈現出來,搭配了西式的2個醬汁和土豆泥,實現了:色澤,葷素,調味,口感,各個方面的平衡。

Neil Li's works Source: Neil Li
甜品:
抹茶芝士蛋糕配豆沙夾心,水晶桂花糕,茉莉花茶泡沫,抹茶螺旋脆餅,秘制芒果脆。
這道甜品是將中國比較流行的甜品搭配做了拆分重組,融入了跟多中國風的元素,用西方分子料理的技術進行從新整合而成。目的是為了講中國街邊的甜品升華到新的境界,讓食客有不一樣的感受。
天賦之外,努力是毋庸置疑,這在每一行都沒有例外。

Neil Li's works Source: Neil Li

Neil Li's works Source: Neil Li
Neil介紹,賽前有一半月時間都在準備,每天要在廚房呆上12-15個小時,光帶去悉尼的食材便裝滿了幾大行李箱。
“身心俱疲”,Neil說,“我自己覺得是對這個事業的熱愛讓我能撐過這一個半月。”
今年早些時候,Neil和他的糰隊還拿下了在墨爾本舉行的Battle of the Pacific restaurant challenge的獎項。
在這個比賽中,負責主菜的Neil同樣融入了中國元素。
他的主菜是以豬肉為主題,一塊是傳統的五花肉,他用做西餐的方式切成美觀的方方正正,另一塊則是豬裡脊,需要用以大蒜、蔥、蔥油、醬油為主的中餐調料來醃制。

Neil Li's works Source: Neil Li
問題在於,在中餐裡要醃制入味一般要一個晚上,但賽事限制時長為5個小時,Neil想出了抽真空的方式,將調味料壓到肉、使其入味。
他的夥伴看到後便也在前餐中配合融入了亞洲元素。
回想起多年前的這個決定,Neil可能應該感到慶幸,十年前跟他一起從上海出髮的其他七位留學生已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澳洲,只有他順利地按照計劃一路移民、工作、定居澳洲。而在Neil的父親李秋華老先生看來:“能做自己喜歡的職業,是最幸運的事”。

Neil Li Source: Neil Li
開明的父母在Neil背後的支持噹然也不得不提。
李秋華還記得大約九年前,有一次Neil突然建了一個網絡家庭聊天群,提出轉讀廚師的想法。身處不同房間、不同電腦上的李秋華和太太不約而同地表示同意,夫婦倆統一的觀點是:“你覺得怎麼樣對你好,你就自己決定”。
去年李秋華和太太一起定居塔州,這其中噹然有離孩子近一點的考慮,但他們本身也非常享受澳大利亞的生活,為了和噹地人時不時聊聊家常還開始學習英語。
他們喜歡塔州的生活氣息和美妙環境,也享受這個充滿規則感和秩序感的社會模式。
READ MORE

偏远地区技术移民491签证11月开放:8大要点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