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澳洲華人全職媽媽:有苦有樂那些年

Jody Yuan在孩子出生后曾经做过3年的全职妈妈

Jody Yuan在孩子出生后曾经做过3年的全职妈妈 Source: Supplied by Jody Yuan

在提倡女性獨立的時代,不少人對做全職媽媽談之色變,但是也有些華人媽媽甘之如飴,奉獻並快樂著,點擊封面圖片收聽兩位媽媽Bonnie和Jody分享全職主婦的苦樂經。


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相夫教女,養花遛狗……這是墨爾本80後媽媽Bonnie每天生活的主要內容。

之所以成為全職媽媽,Bonnie坦言,最大的原因是為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尤其是為了對大女兒出生後忙事業缺席的日子做出補償。
Bonnie一家四口
Bonnie一家四口 Source: Supplied by Bonnie
“我們家老大剛生的那一年,我在開咖啡店,開了幾年之後為了要二寶,而噹時自己開店很辛苦,就決定把店賣掉,專心在家休養身體,後來2017年生了妹妹,就一直在家裡照顧她,”她說。

相比Bonnie,家有一對7歲雙胞胎男孩的Jody成為全職媽媽更多的是因為彆無選擇。噹年孩子出生以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沒辦法幫手,所以她不得不暫時退出職場,全身心地回歸家庭。

天天埋頭在柴米油鹽,奶粉尿布的瑣碎中,家裡要帶的又是兩個精力充沛、調皮搗蛋的男孩子,Jody髮現,噹全職媽媽的難度一點不亞於在外上班。
雖然Jody的先生併不是“甩手掌櫃”什麼都不榦,不但調整了上班時間幫她看娃,有時還會僱保姆噹幫手,但是大多數時候單獨照顧兩個年幼孩子的辛苦,以及巨大的壓力和苦悶感還是讓Jody一下子被壓倒。

“突然進入到帶娃的狀態中,我也沒有其他的一個圈子,就失去了對自我的關照,噹時就是全身心撲在孩子身上。

“一個人帶娃確實是非常艱辛,對身體、對心靈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會時常感到孤獨無助,甚至有段時間還有一點輕度的抑鬱。”

Jody說,做全職媽媽的三年,她見證了孩子每一個成長的瞬間,但她的心也在照顧孩子和自我價值實現之間掙扎,一度充滿困惑。
“我父母對我的期望非常高,從上大學到送我出國留學,一路都很支持我,希望我有出息,希望我能有好的職業髮展。但(生了孩子)事業突然剎車,他們看到我成為全職媽媽、家庭主婦,心理還是有點失望的,覺得女兒怎麼一點夢想都沒有了,覺得我就是為孩子在蹉跎每一天。”
我一直在安慰他們,一方面也是安慰自己,說這樣的陪伴是很重要的。我其實是在說服自己。但我內心一直是想回歸職場的。
努力想尋找自我價值的Jody開始家庭以外的領域尋找出口,本著加彊鄰裡交流,互幫互助,互通有無的初心,她和其他有心人一起在墨爾本郵編為3133的兩個區Vermont和Vermont South建起了叫“墨爾本3133好鄰居”的微信群,併不定期地組織各種活動,豐富大家的生活。在鄰裡活動中Jody找回了往日的自信,也為後來回歸職場鋪就了道路。
Jody(左)在参加“3133好邻居”群的活动
Jody Yuan(左)在参加“3133好邻居”群的活动 Source: Supplied by Jody Yuan
“第一次活動好像有兩百多人吧,是我的號召之下,又有很多的志願者加入進來。然後我們把這個鄰居群的活動搞得非常有聲有色,大家反響也都非常非常好。”
那個時候我自我感覺很好,這種感覺是我是帶娃和在噹家庭主婦這兩種角色裡所沒有辦法穫得的。
“然後我就非常想往這方面髮展,想要熱心公益。 就是在做這個活動的時候,我也表達了孩子三歲以後想要回去工作的想法,雖然噹時是在群裡隨口一講,但剛好有一個做地產的鄰居看到了,說有這樣一個職位,工作時間也很符合我噹時的生活狀態,平常還能有很多時間可以照顧小孩,所以我就答應了。

“所以我就這樣步入了地產行業,之後我在這個職業中越來越找到歸屬感,一直就做到了今天。 現在已經是全職工作。”
而另一位全職媽媽Bonnie的生活則非常滿足於歲月靜好的主婦生活。除了操持家務,她每天變著法兒地做各種好吃的,精心地侍弄花草、陪伴孩子,儘管忙碌、充實,但偶爾也會約幾個朋友,一起聊聊天,吐吐槽。
Bonnie的园子里既有花也有漂亮的蔬果
Bonnie的園子裡既有花也有漂亮的蔬果 Source: Supplied by Bonnie
她說,噹全職媽媽的人需要有一顆彊大的心,不能被生活壓倒,所以除了忙孩子,忙老公,最不能忘的就是照顧好自己。

“你要讓自己先快樂起來,讓自己的身心先健康起來,才能更好地照顧家,照顧孩子,照顧身邊的人。“
不要過多想著奉獻其他人。你更應該首先把自己照顧好,然後才有能力去照顧你身邊的人。如果你自己都不開心,整個家庭氛圍也不會很好的。
對於未來,Bonnie充滿信心,她說一個能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照顧得很好,同時心態又很穩定的女性,未來回歸工作,也會是很棒的人才。

噹年學習過酒店管理,後來又開過咖啡店的Bonnie希望以後能把相關技能跟養花和做美食的愛好結合,開一家“李子柒式”的私房菜餐館。

“餐館前後院特彆漂亮,所有提供的食材都是那種有機綠色的,我覺得這會是很好的一個理念。這是我將來比較想實施的一個美好願望,但是這個需要很多的工作,”她笑著說。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