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悉尼北岸醫院附設的Kolling醫療研究機構指出,根據他們長期的研究結果,有多重用葯習慣的年長者,在同齡的族群中,體能表現和認知功能表現都較差。
該研究機構著手厘清,究竟是多重用葯造成較差的體能、或單純就是健康較差的人往往服用更多葯物?
領銜研究者Sarah Hilmer教授指出,目前所知,許多證據顯示多重用葯對人體有負面影響,像是造成跌摔和困擾等現象。
不過,她也說,他們的研究髮現,如果仔細審閱用葯處方籤,這些對健康產生的負面作用將有機會扭轉。
Sarah Hilmer教授說:我們的第一個髮現是,兩者之間是有牽動原因的。第二個髮現是,不只是你服用了多少顆葯,服用葯物的種類和劑量也有關。你可能同時攝入五種葯物,但沒有造成任何傷害,也有可能你服用了另外五種葯物,結果造成你的體能越來越差、身體運作變慢。噹你找到造成的原因,移除使用這些葯物時,你就能复原,根據我們的研究模型,此方法在老年人身上也適用。
這項研究是首個臨床研究驗證老年多重用葯和體虛及失能的關聯,研究結果已經刊登在老年病學期刊上。
Hilmer教授表示,如果你是名長輩、且對自己多重用葯習慣有疑慮,請向你的醫生諮詢併請他詳儘地審閱你噹前的用葯量。
透過審查處方籤,醫生將能更清楚地知道哪些葯物對你有害,併提出解決方案。
Hilmer教授說:所以好消息是,如果你是名年長者且正在多重用葯,你可以找你的醫生求助,請他們幫你詳細地看看你的用葯習慣。他們就能根據此信息,評估哪些葯物對你傷害甚於幫助,併且監測你的使用方式,然後,你的狀況就能改善了。從今往後,你就知道你能做這件事了。
這項研究,是建立在Hilmer教授糰隊先前有關老年病患診治評估工具的成果上。
“葯品負擔指數”(The Drug Burden)是測量病患用葯習慣,和他們在失能及體虛的指標。
這項量表適用於全球的醫療和高齡者照護辦法,但是不同的醫生和醫療體制有不同的測量法。
Uday Gore醫生是名在悉尼西南區Bankstown執業的GP,他表示,噹有年長的病人找上門,他會仔細查看他們的用葯劑量,確保他們的疾病史符合噹前使用的葯物種類。
Gore醫生每年也會和患者以及他們的葯劑師,一起審閱患者的處方籤。
Gore醫生:每年我們會個彆向患者的葯劑師索取他們的處方籤,我們會交由獨立、合格的葯劑師來審查患者處方籤。通常該葯劑師會到患者家中進行審閱,看看是否有多餘、不在清單上的用葯需要被移除,併和患者一起討論。
Gore醫生解釋,葯劑師擬定調整的方案後,會送GP那、交由GP開立調整好的處方籤。但是,由於這項作業耗時又花錢,併不是每位GP都會這麼做。
Nerida Packham女士是在NPS MedicineWise工作的葯劑師,她表示,患者有很多種方式可以追踪他們正在服用的葯品,像是:在錢包或手機中存放自己用葯的清單,以及向醫生和葯劑師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
Nerida Packham葯劑師說:患者應噹主動向醫生詢問有關葯物使用的效用,以及他們用葯的感受,這是十分重要的。你可以問醫生,我真的需要用這些葯嗎?如果我不服用這些葯品,有沒有其他更簡單或更安全的替代方案?噹你經常性地詢問這些問題,你就有機會找出那些不需要、可以不再服用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