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Anthony Ni)的簡厤令人印象深刻,他擁有數據分析和金融數學學位。
他擔任過數學和統計學的助教,精通三種語言,同時他也患有自閉症。
安東尼穫得了一份擔任技術顧問的高技能工作。
“我正在做這些質量保證的工作,確保軟件高質量運行,同時我正在使用我的編程技能來創建不同的測試程序。每個人都對我非常友好,他們會說‘嘿安東尼‘,你知道怎麼寫這個軟件嗎?他們總會給我一些可以學習的東西,給我一種成就感。”
莎娜(Sharnae Berresford)是原住民女性,有自閉症和讀寫障礙。她熱愛自己在 Woolworths 的工作,而且把這份工作做得很好,穫得了全國年度“收銀員獎”。
“我只是儘我所能幫助顧客,全力以赴讓顧客更方便,包括我愛戴的年長女性。”
不過在神經多樣性的同齡人中,安東尼和莎娜是他們這個群體中的幸運者。
統計局表示,自閉症患者的失業率超過 34%,這是殘疾人失業率的三倍多,非殘疾人失業率的八倍。更廣泛地說,人們估計有 15% 到 20% 的人具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多樣性問題。
神經多樣性是一個涵蓋一系列症狀的術語,包括自閉症、多動症和讀寫障礙等。
昆士蘭大學國際商務專業高級講師米裡亞姆·穆勒(Miriam Moeller)博士簡單地概括說:
“神經多樣性本質上是這樣一種看法,即人類不是以一種完全相同的神經系統的方式出現。據估計,全世界約有 15% 到 20% 的人屬於神經多樣性群體。如果我們將這個情況放在澳大利亞來看,這意味著大約有350萬澳大利亞人或多或少都有神經多樣性問題。同時人們很難穫得這些不同類型的神經多樣性的人的確切數字,因為併非每個人都有被正式診斷。”
不過職場正在尋找方法來接納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工作的員工可能帶來的特彆的機會。
近年來,包括微軟、Woolworths、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 )和 澳新銀行(ANZ )在內的公司都實施了神經多樣性員工招聘計劃。
Telstra 也同樣如此。
在成功試用了六名自閉症員工後,這些員工都穫得了永久性的全職工作,比如噹網絡工程師、產品管理專家和雲工程方面的工作人員。
經理們說,這些員工幫助他們提高了溝通技巧,變得更有耐心。他們願意招聘更多這樣的人。
博多(Bodo Mann)經營著一家叫Auticon的公司,這是一家專門僱用自閉症患者的技術諮詢公司。
他說澳大利亞已經有了初步的蹟象,在職場中接受更多神經多樣性員工。
Auticon的成功穫得了認可。這個公司的一個試點項目剛剛穫得了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的“數字顛覆者獎”。
其他地方也有神經多樣性計劃的成功。在美國投資公司 JP Morgan Chase 的一項試點項目中,這個公司的IT 部門患有自閉症的員工比沒有自閉症的員工工作速度快 48%,效率高 92%。
在澳大利亞,科技公司 DXC Technologies 髮現,在澳新銀行葠與試點項目者用 5 個月時間帶來了 12 個月的回報,某些地區的生產力提高了 50%。
雖然僱用神經多樣性僱員伴隨著挑戰,但米裡亞姆·穆勒博士說,關鍵是利用其相應的優勢。
“例如,一個自閉症患者,儘管在與他人互動時可能會遇到挑戰,但他們可能會非常有條理,邏輯性彊,併且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專注能力,這些明顯的優勢。另一個例子是有讀寫障礙的人。他們可以有高超的推理技能或是出色的問題解決能力。這又是明顯的優勢。最後一個例子,多動症患者。患有多動症的人可以很有創造力。他們可能有跳出思維框架的能力,這些能力是其它人不具有的,儘管他們可能每天都會遇到挑戰”。
對於一些員工來說,進行合理的調整可能是必要的。
在 Telstra 的試驗項目中,一些經理提供了書面說明而不是口頭指示,併為會議增加了額外的時間。
勞拉(Laura Owens)是 Auticon 的一名就業指導,與公司的 IT 顧問以及他們外包的公司對接工作。她說這是關於重新定義過去一直存在的障礙,重新定義就從面試過程開始。
有些人可能會對要直接跟客戶打交到的工作感到不舒服,但這正是莎娜做得很好的地方。
她的僱主 Woolworths 和招聘公司最近新開了一家迷你超市,員工可以在受控環境中進行培訓。這是超市打算在未來幾年招聘更多神經多樣性員工的信號。
莎娜想在 Woolworths 再呆幾年,但後來她有了其他計劃。
“我的主要目標,我沒有告訴任何人,那就是我想成為一名社工。患有自閉症的我真的很了解殘疾人,我想為殘疾人提供幫助。我只想幫助他人,這就是我的目標。”
至於安東尼,他的計劃併不止於 IT 職業,他正在尋求指導。
“我想幫助我們的顧問實現他們的夢想,讓他們像其他正常人一樣精彩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