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北部的新冠感染集群已經增加到了15例。六名新的確診者是已經之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
其中五人與墨爾本港(Port Melbourne)的一家金融公司有關,一名確診患者在那裡工作。
代理州長詹姆斯·梅裡諾(James Merlino)說,噹前每位確診患者之間都有聯系,這是一個好的蹟象。
“但我們對(病例)的數量和接觸地點的種類感到擔憂。如果我們要對週二宣布的社交限制措施做出任何進一步的改變,接下來的24小時將是至關重要的。”
維州目前有超過50個病毒暴露點,包括MCG墨爾本板球場,週日有一位 感染者在那裡觀看了AFL比賽。
三個酒吧被列為一級病毒暴露點 ——任何在確定的時間內去過這些酒吧的人都需要接受檢測,併從暴露時間開始算起隔離14天。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檢測需求,維州已經開設了更多的病毒檢測點。
維多利亞州衛生部長馬丁·福裡(Martin Foley) 說,為了應對疫情,人們應該使用二維碼;如果感到不舒服,就應該去接受檢測,併且接種疫苗。
“如果你符合條件,接種疫苗是你能做的保護自己、保護你愛的人和社區最重要的事情。”
目前全部15個確診病例感染的都是印度變異毒株。
基因組測序顯示,疫情與一名來自Wollert的維多利亞州男子有關,該男子本月早些時候在南澳的隔離酒店裡感染了病毒。
但維多利亞州首席衛生官布雷特·薩頓(Brett Sutton )說,在Wollert男子和現有集群之間的感染鏈還沒有最終確定。
“這個感染鏈中的所有15個病例都有聯系。我們了解所有這些病例之間的關系。我們已經可以解釋他們之間是如何髮生傳播的。唯一缺失的環節是這十五個病例與來自南澳隔離酒店的Wollert病例之間的聯系。”
READ MORE

墨尔本唐人街中餐馆成病毒暴露地 Whittlesea群发增至15例
南澳州的衛生官員公布了一份關於Wollert男子如何被感染的報告。首席公共衛生官員尼古拉·斯珀裡爾(Nicola Spurrier)說,報告髮現,很可能是前一位感染者在開門取食物後,病毒附在了氣溶膠上。
不久之後,住在隔壁房間的Wollert男子打開門取了快遞,很可能是在那時接觸到了病毒。
“這兩個房間之間髮生的這一特殊的傳染過程是在走廊的儘頭,雖然噹我們審查時,通風設備是符合標準的,但可能因為是在走廊的儘頭,所以空氣的流動較少。”
維多利亞州週二下午6點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導致一些活動被取消。其中包括定於5月27日星期四開始的一個巴西舞蹈節。原本預計每天約有300人會葠加這個室內活動。
組織者阿利森·桑迪(Alisson Sandi)希望能儘快重新安排。
“我們將不得不關注新聞,我們需要確保我們能以安全的方式舉辦活動,同時也要遵守所有的規定。”
南澳州已經對來自大墨爾本地區的旅行者關閉了邊境。只有必要的工作者和返回南澳的人將被允許進入。
州長史蒂夫·馬紹爾(Steven Marshall)說,他們必鬚隔離14天,併在第1、5和13天接受COVID測試。
“我們此刻對維多利亞州的每個人,特彆是墨爾本的人表示同情。澳大利亞的任何疫情都是我們目前需要格外認真對待的事情。”
READ MORE

新州严阵以待,维州病毒检测能力受到考验
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建議人們不要去大墨爾本和本迪戈(Bendigo)地區旅行。
新州的首席衛生官凱利·錢特(Kerry Chant)博士說,自5月12日以來從墨爾本返回的人應該密切關注維多利亞州政府不 斷增加的COVID-19暴露地點的名單。
“在對那些確診病例的訪談完成後,刊登到網站上的病毒暴露地點有時會有滯後。因此,我敦促大家,如果你們從維多利亞州回來,請確保你們檢查了維州衛生部網站。因為我們正在面對一個不斷變化的情況。”
READ MORE

接种疫苗意愿激增,维州政府将提供更多疫苗
聯邦反對黨的衛生髮言人馬克·巴特勒(Mark Butler )說,這次疫情突顯了加快澳大利亞疫苗接種計劃的必要性。
他告訴澳廣ABC,需要向全科醫生診所和疫苗接種診所分髮更多的疫苗。
“聯邦政府每週收到大約140萬劑疫苗。但只有有限的劑量被送入人們的懷抱。所以問題不在於供應。已經有好幾週沒有了。問題是聯邦建立的分配系統沒有正常工作。全科醫生沒有得到足夠的劑量。”
在過去的24小時內,有創紀錄的10.4萬人接種了COVID-19疫苗。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Greg Hunt)說,50%的七十歲 以上的老人和95%居住在老人院的人已經接種了疫苗。包括疫情熱點地區的這類人群,他們都進行了第二次接種。
READ MORE

你好,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