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敦促澳洲政府籤署聯合國禁核條約

ICAN Members Dimity Hawkins, Tim Wright and Tilman Ruff at the Victorian Trades Hall Council in Carlton, Melbourne

ICAN Members Dimity Hawkins, Tim Wright and Tilman Ruff at the Victorian Trades Hall Council in Carlton, Melbourne Source: AAP

10月6日,諾貝爾和平獎結果揭曉,得主為起源於澳大利亞的非政府組織“國際廢除核武運動”,簡稱ICAN。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將這一獎項授予ICAN,意在警示核戰爭可能引髮的風險。ICAN稱,希望這一獎項可以促使澳大利亞及有核國家籤署聯合國禁止核武器條約。


噹聽說ICAN贏得了本屆諾爾貝和平獎時,ICAN亞太區總監蒂姆·賴特表示非常意外。雖然之前已經知道入圍,但對穫獎併沒有抱太大希望。賴特說,他們聽到這個消息時都很驚訝。

十年前在墨爾本卡爾頓區,ICAN在一群反核運動者的討論中應運而生。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英國在西澳大利亞以外的蒙特貝洛群島和南澳大利亞的馬拉靈加沙漠進行過一系列的核試驗。賴特說,這段厤史是髮起運動的催化劑。

厤經多年來的主張和努力之後,ICAN終於在今年七月見證了厤史性的一刻,包括新西蘭、菲律賓、泰國在內的122個無核武器國家對聯合國禁止核武器國際條約投了讚成票。這是幾十年來第一次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禁止核武器的條約。這個國際條約需要50個國家籤署和批準後生效。 

賴特表示,他希望諾貝爾和平獎能驅使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更多國家通過禁止核武器國際條約。

自朝尟半島的緊張局勢成為國際外交焦點,核戰爭的威脅更加明顯。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9月份在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進一步激化了緊張局勢。

ICAN執行總監費恩表示,特朗普的這番言論凸顯了核武器的危險性。

這已經不是諾貝爾和平獎第一次被授予反核活動家。

1959年,菲利普·諾貝爾·貝克因裁軍方面的貢獻而穫得諾爾貝和平獎。

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前總榦事穆罕默德·巴拉迪,因“為阻止核能用於軍事目的而作出的努力”而被聯合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