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無家可歸,有人房子住不完?”:關注無家可歸者週

(AAP)

(AAP) Source: AAP

本週是關注無家可歸者週,而近日,悉尼馬丁廣場無家可歸者繼續安營扎寨,州政府指責悉尼市長辦事不力,玩弄政治,悉尼市長則堅稱,除非把這些無家可歸者安頓好,否則她不會彊行讓他們離開。現在,新州政府說,將緊急改變法律,來讓州政府有權限拆除位於悉尼市中心的"帳篷城"。 新州州長髮表這項聲明時,正值本週是關注無家可歸者週之際。而無家可歸者的數目據Homelessness Australia的負責人Jenny Smith女士介紹,去年已經比前年增加了4萬3千人,有48萬人去年向其機構尋求幫助。 Jenny指出,新增加的無家可歸者包括大量50歲以上的女性。而據慈善組織Mission Australia收集的數據,數以千計的澳大利亞年輕人無家可歸,其中,有超過30%的無家可歸的年輕人還患有精神上的疾病,接近60%的有精神病的人認為自己的家裡很窮。 而且在澳大利亞,很多人認為無家可歸者是睡在街上的人,但事實上,隱形的無家可歸者數量不少,他們或是借睡在朋友的沙髮上,或是睡在汽車尾座,或是居無定所。 話說回來,現在馬丁廣場的帳篷城,是悉尼市中心最黃金地段的顯眼的蘑菇城,也把無家可歸者的問題帶到了大眾的眼皮底下,和政府的眼皮底下:


對於馬丁廣場的帳篷城,Twitter上有不少人髮表評論。

 

 

有一位叫TTblue的推友說,有些人無家可歸,有些家空無一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how the hell do you have people homeless and home peopleless.)

 

 

針對新州州長貝瑞傑克蓮說過,看到馬丁廣場上的帳篷,她覺得uncomfortable,不舒服,名為Lana Arcus的推友說:有不舒服到為他們安排住處嗎?

 

 

一位叫joel ford的推友則表達了對悉尼市長不移走這些馬丁廣場無家可歸者的支持,指這些人肯定是走投無路到極點了,才會出此下策。

 

 

如何解決無家可歸者日益增多的問題,Mission Australia負責人Catherine說,早期榦預很重要,需要政府各個層面的重視,讓睡在汽車後座上的人不要最後淪落街頭。

 

 

Catherine舉例說,她的機構中有一個專門為16-25歲的年輕人提供通過藝術和音樂髮展自己創造力的機會,Jane是其中一位接受幫助的人,她說,她的經驗就是,保持堅彊,不斷努力,找到自己擅長的東西,不斷進步,永不放棄。

 

 

近日,也有報道指出,來自家庭的支持,讓年齡超過18歲的年輕人繼續住在父母家裡,而不是按照傳統出外獨立居住,也是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一些人的選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