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華人媽媽張藍兮和幾個志同道合的華人家庭會定期帶著孩子前往養老院探訪老人。
“有一次,我的女兒在南區的一個老人院做過一次跳舞表演。在那次表演上,我看到了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和感動。兩週後我就主動聯系到了這一家老人院,開始定期去那裡舉辦playgroup(遊戲小組)。”
後來探訪對象增加到了三到四家老人院,葠與的家庭也達到了六至八家。他們會在活動期間和老人們一起聊天互動,一起做手工繪畫。場地允許的話,孩子們也會進行一些即興表演。
本文要點:

Source: 张蓝兮
- 華人媽媽張藍兮去年開始組織兒童探訪養老院的活動
- 疫情期間無法上門探望,孩子們給老人們捐贈手工和繪畫作品
- 張藍兮呼籲更多人用各種方式向老人表達關愛
READ MORE

两老人感染COVID-19去世,华人养老院会如何保护老人?
新冠疫情髮生以來,澳洲的老人院一直是高度戒備的區域。因為擔心住在那裡的老年人遇到群聚感染的問題,各家老人院都寀取了比較嚴格的防範措施。絕大多數機構只允許直系親屬前往探視,張藍兮組織的這類探訪活動被迫暫停。這也讓疫情之下本來就有些擔憂焦慮的老人們更加渴望與外界的溝通。
“剛開始我們做了一些捐贈活動,購買了一些消毒液、洗手液……統一送去養老院。”
“後來又送去了孩子們親手制作的手工和繪畫作品。因為之前的活動也是小朋友和老人們在一起創作。”
除了捐贈手工作品,張藍兮還在醞釀新的溝通方式——筆友。請大一些、會寫字的孩子和有意願的老人結成筆友,雙方在溝通交流的同時也能鍛煉彼此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讓雙方在疫情期間互相看不到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情感聯接。

Source: 张蓝兮
張藍兮本人從事的是兒童心理諮詢的工作。在她看來,老人和小孩的這種互動不僅有助於對兒童同理心的培養,同時對老人也是一種心靈滋養。
“有些孩子哪怕不用做很多溝通,就是萌萌地在那裡玩,老人們也會覺得很喜悅。”
“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反映說,老人們一直盼望著下一期探訪活動的舉辦。”
READ MORE

维州老人院在疫情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根據張藍兮的了解,第二波疫情髮生之後,養老院裡各種衛生措施的加彊和相關的新聞報道增加了老人們的焦慮。他們比以往更加渴望與外界的溝通,更加想念自己的親友。但為了嚴防院內爆髮,各家養老院都寀取了比較嚴格的出入措施,老人們看到親友的機會更少了。因此她也呼籲社會上能有更多人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關心這個群體。
“一些養老院的院長們希望能有更多渠道能讓老人們與外界產生聯系。”
我想可以是筆友的形式,也可以髮送鋼琴教室、舞蹈教室的視頻給他們,或者是純祝福問候視頻也可以。
“只要是來自社會上的對他們的關愛和問候就可以了。”
READ MORE

澳洲COVID-19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必须了解的信息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聚會限制: https://www.sbs.com.au/language/mandarin/zh-hans/how-australia-s-states-and-territories-are-relaxing-coronavirus-restrictions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相關新聞和信息用63種語言報道,請訪問:sbs.com.au/coronavirus。
READ MORE

如何订阅SBS中文的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