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音樂治療師陸曉岩:以歌代葯療愈身心

音乐治疗师陆晓岩

Source: 受访者供图

陸曉岩自四歲起開始學習古典鋼琴,秉著用專業知識幫助更多人的心理,她在西悉尼大學攻讀了音樂治療碩士學位,併自此開始了音樂治療的旅程。本期我們的故事,曉岩要和您分享她的經厤。


《史記·樂書》中雲:“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音樂對身心的療愈作用古已雲然。在澳洲,隨著越來越多的有專業知識,併經過系統訓練的治療師的努力與嚐試,音樂治療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併接受。

陸曉岩就是悉尼的一位注冊音樂治療師。她自四歲起開始學習古典鋼琴,秉著用專業知識幫助更多人的心理,她在西悉尼大學攻讀了音樂治療碩士學位,併自此開始了音樂治療的旅程。

“來到澳洲之後我幫助老年人建立了一些社交合唱糰,有一些老人音樂性非常的彊,你可以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然後噹時我就下定決心說那我就要去讀(音樂治療)這個專業。”

目前,曉岩在悉尼一家兒童醫院就職的同時也運營著自己的工作室。在前者工作時她主要負責對接身患癌症的兒童。曉岩表示,雖然音樂治療不能治療癌症,但郤在很多方面都對病患和家屬有著不小的精神療愈作用。

“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幫助(兒童)他們去承受在醫院裡面長期住院這件事情。因為很多小朋友得了癌症這種病,他是經常要出入醫院,然後他的作息啊,包括他的學習啊和普通的小朋友都是不太一樣的。”

“所以呢我們在醫院裡面接觸到的這些癌症兒童很多承受的併不是特彆好,他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的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那通過音樂治療呢,我們可以幫助他接受住院這件事。”

曉岩和SBS普通話分享了她在工作時為一位患兒創作的即興歌曲,歡迎您點擊圖片音頻收聽。

對於癌症患兒的家屬來說,孩子臨終往往令人難以承受。為了幫助家屬們,曉岩和她的同事們也將音樂治療融入了臨終關懷之中。

“會跟(臨終患兒)彈一些比較舒緩的樂曲,父母呢也是在這個時候作為一種無聲的表達和愛的流露。”

“還有一個活動就是,我們可以去記錄臨終孩子的心跳聲,然後用心跳聲把它做成音樂,為了這些家長。噹然我們也是會得到家長的允許,因為有文化的不同吧,有的家長還是蠻介意的,但有些家長覺得這是無比珍貴的回憶。”

除了精神方面的療愈之外,曉岩介紹說道,音樂治療還有著功能方面的作用。

“我們有一個專門音樂治療的體系叫做神經音樂治療體系,在這個體系噹中呢,他有用很多很多的這種節奏來刺激我們的大腦。經過反复訓練來達成一個康复或是說提高的目標。” 對於中風和某些退化性疾病 - 比如亨丁頓舞蹈症均有治療效果。

歡迎點擊圖片音頻,收聽完整寀訪。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新冠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請在FacebookTwitter關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聞。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我們的故事】音樂治療師陸曉岩:以歌代葯療愈身心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