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社工Ivy Liu:精神科工作日常二三談(下)

Social Worker Ivy

Source: 受访者供图

本期我們的故事,Ivy會與您分析精神病患“回歸社會”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 其中沒有安居之所是許多精神患者面對的切實問題。SBS普通話就此請到了地產從業者Mason分析“廉租房”緊缺的相關原因。


上期節目中,社工Ivy分享了她在澳洲急性精神科(Acute Psychiatric Unit)工作的故事,同時解讀了澳洲現有的精神健康法案。

本期節目,Ivy同SBS普通話探討了精神病患在“回歸社會”方面所面臨的挑戰,併講述了她在擔任急性精神科社工一職時常遇到的道德困境。

Ivy表示,很多精神病患面對著沒有安居之所的切實問題,“我們的房屋就是很緊張,我們能夠把(病患)對接到housing service(住房服務),但住房服務處也沒有住房,那(病患)就只能天天流落街頭。流落街頭那就增加風險。”

“我們很努力了,但是我們在這兒一個星期的時間真的很難很難去幫他去做一個長線的規劃,這是我們現在整個mental health sector(精神健康部門)的一個困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還要等待法案的更新,希望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新的方向。”

Ivy還說到,因為科室床位緊張以及多種因素所導致的“找房難”等問題,這裡的社工對無安居之所病患的幫助常常受限。

“我能做的,就只能給他定一個rooming house(分租房),我們知道那種環境併不好,所以很多情況下,有時候我送走一個病人,其實我知道他一定會回來的,因為那個環境併不安全。”

“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我手上也沒有彆的資源,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幫他,這樣的道德困境每天都在重复髮生。”

面對日常工作中的壓力,Ivy認為和他人及時溝通和交流一個很好的解壓方法。她同時表示,壓力也帶與了她更大的動力,去傾聽更多的精神病患講出藏於心底的陰霾,去幫助他們走向更光明的人生。
正如Ivy上述,沒有安居之所是許多精神患者面對的切實問題。SBS普通話就此請到了地產從業者Mason分析“廉租房”(affordable housing)緊缺的相關原因。

Mason表示,和公屋(public housing)情況類似,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也會進一步增大“廉租房”的需求缺口。

“我們以2016年為例,在墨爾本大都會地區有9400個租客申請廉租房,但噹時只有3900個廉租房,所以有5500個缺口。然後在2011年到2016年期間,租金中位數上漲了12.5%,但家庭的收入僅僅上升了0.15%,人們收入的增長遠遠趕不上房租的增長,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申請廉租房。”

專家預計2016年的5500個缺口會在2036年達到2萬3千多個,但2020年的新冠疫情將相關需求大大提前了,Mason說到。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新冠失業率上升,或者很多人的工作時間減少導致收入降低,雖然墨爾本city地區(因疫情)租金也在下降,但對於中低收入人群也是效果甚微。”

Mason還分析了“廉租房”需求缺口增大的其他原因以及政府相應的解決措施,歡迎點擊封面,收聽完整寀訪。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請在FacebookTwitter關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聞。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