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保護糰體的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越來越多的人收養寵物陪伴自己。
要點
- 領養寵物需要滿足眾多條件,包括對於飼養的經驗和居住條件。
- 身體有殘疾的寵物需要更多的照顧和關懷,協助它適應新的環境。
- 自家如果已經有寵物,需要努力維持不同寵物之間的和諧關系。
與此同時,主人對於寵物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悉尼女孩Danni就是熱愛寵物的一員,她在疫情期間迎來了新的家庭成員——Fluffin——一只失明的銀狐犬。
一開始在臉書上看到失明的Fluffin,Danni併沒有計劃要收養,而是希望能夠幫助動物保護組織讓小狗寄宿在自己家裡一段時間,直到它找到新的主人。

Source: Supplied
在Fluffin送到Danni家寄養之前,飼養它的獸醫對Danni的情況進行了了解。
“Fluffin現在13個月,已經寄養在多個不同的家庭”,她介紹說,“對方問了我很多問題,比如有沒有養狗的經驗,對這個品種有沒有了解,家裡有沒有院子,週圍是不是有遛狗的地方。”
Danni自己家裡有一只銀狐,因此她對Fluffin這樣的品種有相噹的了解。之後Danni把自己家的狗Pepper帶到了Fluffin的面前,看看它們之間是不是能夠合得來。
飼養機構安排了狗狗的見面,主人們領著自己的狗一起散步。期間獸醫還向Danni介紹了照顧Fluffin的一些細節。
因為Fluffin是看不到的,它生下來就沒有眼球。工作人員告訴我每次看到台階的時候要告訴它。
儘管疫情期間收養寵物的人很多,但是擔心寵物能夠傳播新冠病毒的人也不在少數。特彆是此前香港傳出過新冠病人的寵物狗也攜帶病毒的消息。
然而Danni併不認為寵物能夠傳染COVID-19,她也對獸醫傳授的清潔和照顧知識感到滿意。
“獸醫給我預定了一週內的寵物清潔美容,費用都是對方提供的。還有很多葯,比如眼葯水,由於它看不到所以比較容易焦慮,獸醫還給了緩解焦慮的葯。”
在一切都準備妥噹之後,Fluffin到了第七個寄養主人——Danni——的家。

Source: Supplied
然而事情併非一帆風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如何能夠讓兩只狗和平地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是相噹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樣的矛盾在餵食的時候尤其明顯。
Danni介紹說,由於Fluffin失明只能依靠嗅覺覓食,所以每次餵食的時候都會爭搶,這引起了自家小狗Pepper的不滿,還會引髮打架。
“它們打架我試圖去阻止,然後被Fluffin咬了,第一次被狗咬的很嚴重。”
“換個角度也可以理解,畢竟它從小就沒有得到什麼愛和關注”,她解釋說。
我只能把飯碗放在房子的對角線位置上,讓它們分開吃。
即便充滿了困難和挑戰,最終Danni還是決定留下Fluffin,短期寄養也變成了長期收養,她想了各種辦法增進兩只狗的和諧關系。
“我每天都會遛它們三次。它打架是因為害怕。我自己的狗Pepper給我的幫助特彆大。由於Fluffin看不到,我一開始就給Pepper身上系了一個鈴鐺,把它們的繩子拴在一起,在公園裡Pepper就可以帶著Fluffin一起跑,Fluffin也可以聽著鈴鐺的聲音”,她說。
“大家能有一份愛心就獻一份愛心。畢竟2020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容易。在能照顧彆人的時候就多照顧一點,不管是動物還是人,或者是任何事情。”
想了解收養小狗的經過和故事的更多細節,請點擊收聽完整音頻。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 施。
目前全澳各地進行廣泛的冠狀病毒測試。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您現在可以在手機上下載聯邦政府推出的冠狀病毒追踪應用程序COVIDSa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