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寵樂園】“毛小孩”手術後的護理照顧

手术后戴着伊丽莎白圈的猫猫

Source: Pixabay

貓狗做完手術護理有哪些注意事項?寵物醫生鐘嘉寰說:止痛、靜養和保護傷口很重要,術後24小時尤其要對做過手術的寵物多加留意(點擊封面圖片收聽詳細介紹)。


墨爾本寵物醫生鐘嘉寰說,手術後的貓狗還是很虛弱,對它們的護理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限制活動

根據動物的年齡、體重、一般健康狀況和品種,貓狗對麻醉葯可以有多種反應。麻醉會導致其中一部分出現昏昏欲睡的狀態,或長時間的沉睡,它們會顯得非常疲憊(這時候最好在其身下墊上隔尿墊,以免寵物夢中撒尿)。但也有一小部分的貓狗,在從獸醫院到回家的路上都一直保持清醒的狀態。回家後的24小時讓做過手術的萌寵不要亂跑亂動,以免手術的傷口裂開或在麻醉影響平衡能力的情況下意外受傷。
在手術後的幾天內,“毛小孩”的能量水平會逐漸恢复正常。它們的身體可能需要增加額外的睡眠時間來恢复,但是它們不應該髮出呻吟聲或昏昏欲睡。如果您的貓狗在手術後24小時後還處於昏迷的狀態,請聯系獸醫,這可能是感染的徵兆。

另外為了讓傷口不再裂開,請避免讓才做過手術的貓狗有激烈的動作,走樓梯、跳上跳下、奔跑等等都不適合,務必好好修養。

2 控制狗狗的食量和飲水量

貓狗手術後能吃什麼喝什麼,應該聽從寵物醫生的建議。這時候建議餵低熱量、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比如雞肉和白米煮成的粥。如果手術後24小時,“毛小孩”不想吃喝,這是正常的,這時候切勿過量餵食。但如果寵物24小時後還拒絕進食和飲水,請聯系獸醫。

3 保護傷口

儘管大多數寵物醫生會讓做過手術的寵物服用止痛葯,但隨著麻醉逐漸消失,它們還是可能感到疼痛不適。這時候移動貓狗要特彆小心,要給它們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遠離家中的孩子和其它寵物。
不要讓寵物咬、抓或舔舐手術傷口。這些行為會導致嚴重的感染或傷口分泌物。如果貓狗總想舔舐傷口,請給它們戴上項圈(傳統的錐形項圈或者可充氣的項圈)。

墨爾本寵物醫生鐘嘉寰說,貓狗絕育這樣的中型手術,一般14天可以恢复,其他大手術可能需要更久。術後注意事項可向獸醫諮詢。
澳大利亞人必鬚與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離,請查看您所在州或領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現感冒或流感症狀,請留在家中併致電家庭醫生或全國冠狀病毒健康信息熱線1800 020 080安排測試。

SBS致力於用63種語言報道最新的COVID-19新聞和信息,詳情請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